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付瑞生:“三高強國”只是通脹的美麗幌子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4日 08: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錢江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2010亞洲經濟合作論壇”上,專家劉福垣的一番話引起了轟動效應,他説:“我們沒有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政府政策的産物,拉動內需物價就要上漲。物價上漲正是在拉動內需的一個反應。我們中國要想成為強國,非得是‘三高’。即物價高、人價高、錢價高。”

  這番具有國際視野的“三高強國論”,表面上看的確是高。歐美發達國家確是高收入高消費,手中攥著的也是堅挺的硬通貨。不會種田看鄰居,既然同樣一份快餐,中國賣8元人民幣,美國賣8美元,因此漲價的路很長,“強國經濟”空間很大。用專家的話説“物價不漲不行,咱們就算漲40年也趕不上美國的物價”。

  不過專家也低估了中國人“儲蓄”能力,“海豚(囤)族”囤油囤面囤藥丸,紛紛超額完成拉動內需的重任。3日,驚聞深圳的主婦們紛紛南下香港掃貨,購物車裏,塞滿的不再是奢侈品和化粧品,而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深圳主婦香港“打醬油”,以此看,物價趕英超美“四十年太久,只爭朝夕”。

  至於“錢價”何時與天公試比高?無需專家施壓,歐美諸強早就紛紛亮劍,美國眾議院不久前通過針對中國人民幣匯率法案便是一例。昨天香港股市再創兩年新高,國際熱錢紛紛靜候“錢價”佳音,在家門口割中國人的麥子。

  再説“人價”。專家也承認,現在物價上來了,人價(收入)沒上來。“那怎麼辦呢?就要給低收入的加大補貼力度”。我想,中國13億人口,目前仍主要集中在低端製造業和農業,大漲工資意味著低成本優勢一去不復返,廠子一倒工人失業,單靠政府加大低收入補貼力度,恐怕心有餘力不足。看來,“人價”普漲還要幾代人的努力。

  謝國忠説,中國已進入通脹時代,事實上,只要工資上漲速度快於通貨膨脹,這就不是一件壞事。但與專家設想相悖的是,“三高”扭曲為“兩高一低”——物價高、錢價高、人價低,這才是應該直面的現實。如果我們對通脹不提高警惕,甚至掩耳盜鈴、漠視民生冷暖,“人價”亞非標準、“物價”歐美標準、“錢價”英鎊標準,這樣的“強國夢”作價幾何?

  其實,幾十年來中國能夠繁榮多拜“高增長、低通脹”所賜,這也是所謂中日韓“東亞奇跡”的精髓。幻想著“三高強國”,實為“物價錢價”上漲鳴鑼開道,對外是打腫臉充胖子,對於老百姓則是畫餅充饑,餓了自家肚子。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