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貴峰:漲聲一片的景點“限客”是什麼“杠桿”?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08日 08: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據媒體報道:“十一”黃金週期間,僅故宮5天便接待遊客46萬餘人次———日均客流接近10萬,遠遠超過其最大容量6萬人次,如何在滿足民眾的旅遊需求和文化遺産保護取得平衡成為一道難題。北京一文化遺産單位負責人表示,“協調客流和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可以通過價格杠桿的方式”。

    限制諸如故宮這樣的重要文化遺産的旅遊客流,確實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但是,文化遺産單位提出的“通過價格杠桿”的限制客流方式,顯然不是一個好辦法———不僅不是好辦法,在我看來,甚至可以説是惡劣的辦法。從現有的經驗來看,這一辦法根本不足以起到降低客流的作用。事實上,這些年,打著“保護”的旗號,全國各地的景點門票普遍“漲聲一片”,許多門票價格漲了一倍不止,但是客流卻並沒有真正減少多少。

    更重要的是,以漲價作為限制客流的手段,根本違反、背棄了這種資源的公共公益屬性。毫無疑問,目前我國包括故宮在內的絕大多數文化和自然旅遊資源,均是全民共有的公共資源,利用這種資源收取高價門票、為少數地方部門牟取私利,于情于理顯然都説不通。

    因此,即便漲價和高價門票,確實能起到限制客流的作用,那麼這種限制也是極其不公正的。因為一旦如此,實際上也就意味著,個人的經濟收入水平成了限制客流的唯一標準———有錢便有資格享受“老祖先留下來的”資源,而沒錢則沒有資格享受。另一方面,在現行缺乏公共監督制約的景點資源管理體制下,門票價格再高、收入再多,恐怕只會助長某些部門的既得利益,而不會自動轉化為資源保護的投入。

    公正合理的限制客流,絕不能簡單地借助所謂“價格杠桿”、通過漲價來實現,而只能是以時間為坐標來操作。比如,可以借鑒自然資源保護過程中的“禁漁”“禁獵”做法,為景點也設定一個謝絕遊覽的“禁遊期”;再如,在景點遊覽開放期間,嚴格依據科學制定的最佳旅遊容量,按時按量限制遊客進入。以故宮為例,其最大容量為6萬人次,若每天開放10小時,每小時的遊客數量就應限制在6000以內,一旦達到則不再放人進入。

(張貴峰 原題:景點限客流:“漲價”是惡辦法)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