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田德邦:貧困縣頻出“大手筆”在拿什麼做藉口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8日 09: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荊楚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據新華網報道:最近,一些被列為貧困縣的地方政府頻出“大手筆”,鉅額投資興建五花八門的場所。其中,湖南新寧縣用4.5億元申報“中國丹霞地貌”“申遺”成功;江蘇阜寧在世博會前夕斥資350萬元建“山賽中國館”之後,又斥資5000萬元修建“山賽悉尼歌劇院”;山西蒲縣歷時兩年建起一座總投資超億元的文化中心;海南陵水規劃了多個高爾夫球場……這些貧困縣所建的場所,在老百姓眼中,都是十足的“形象工程”。

  貧困縣之所以被稱為貧困縣,在於地方經濟不發達,群眾生活水平低下,財政資金緊缺。可是,如今貧困縣的官員們出手如此慷慨大方,排場極盡奢華,不能不讓老百姓産生誤解,認為貧困縣窮可能也就窮的老百姓,政府其實並不窮。可是,實際上,有些縣裏的鉅額投資都是通過拉債扯債的方式籌資,就象內蒙古的貧困縣清水河縣,60億建一爛尾樓後,至今拖著幾千萬元工程款,縣領導不得不經常躲避建築商上門討欠款。而今年國家有關部門公佈: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全國17個省區市625.38億已收繳的非稅收入未按規定及時繳入國庫納入預算管理。何故?原因在於不少地方建設“現代化大都市”、“高爾夫球場”、“百里長廊”等“政績工程”挪用了本該上繳的資金。

  那麼,為什麼地方官員敢於數額巨大的負債投資呢?有人説,是政府官員為了謀求政績。我們不免要繼續追問:官員為什麼又熱衷於這種以鉅額投資為代價的政績呢?依筆者來看,是我們一直大張旗鼓提出的口號給這些人以藉口,其核心就是兩個字:發展。

  鄧小平同志曾經説過:“發展就是硬道理。”是的,沒錯。一個地方不發展,就不會有前途。但問題是要弄清哪些動作可以稱得上是在謀發展,哪些動作才稱得上我們如今又提出的可持續發展。過去,在這個問題上,中央一直要求大家解放思想。鄧小平同志也曾經鼓勵人們要敢闖敢試。這麼多年來,我們在發展的問題上已經有諸多經驗,與改革開放的初期相比,其要求有了本質的不同。雖然仍然在提大膽改革,但對於哪些屬於發展的手段和途徑,我們已經有了明顯的分辨能力,我們已經從一個孩童步入到少年和青年。所以,一些冒進的做法,一些“花架子”、“形象工程”,必須要從發展的範疇中剔除出去。如果繼續不分青紅皂白地給這些行為貼上“發展”的標簽,給相關地方政府的官員貼上“政績”的標簽,繼續容忍其胡亂花掉老百姓的血汗錢,給地方財政帶來沉重壓力,這不僅不叫發展,而且還應該叫做倒退。

  幹部的政績觀是與發展觀緊密相連的,如果發展的觀點不對,政績的觀點也就會出現失誤。如今,在全國範圍內,不僅少數貧困縣如此,非貧困縣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剎住這種風氣,還得正本清源。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