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楊濤:出租車裝攝像頭想要監視誰?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0日 08: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西安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面對黑漆漆的攝像頭,總覺得有人在看著我,頓時感到手足無措,身體也僵硬起來。”蕪湖市民韓蕓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到坐出租車讓她不自在,原因就是她坐的出租車裝上了攝像頭。8月初,蕪湖市市區出租車GPS攝像報警監控系統設備免費安裝工作正式啟動,預計在10月中旬,蕪湖市3024輛出租車將全部完成安裝。

    毫無疑問,在出租車上安裝攝像頭有利於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因為出租車司機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而攝像頭的安裝,有利於及時發現違法犯罪行為,保障司機的人身安全,同時也便於事後調查取證。同樣,出租車也屬於公共交通工具,在廣義上講,也算得上是“公共場所”,那麼在公共場所上安裝攝像頭,也似乎不值得引發爭議。

    甚至,安裝攝像頭對於乘客來説,也有一定的好處,比如“安裝GPS系統可以有效規範出租車司機的行為,系統和計價器聯通,以後出租車修改計價器馬達將絕無可能”,其次,如果粗心沒有要票的乘客在車上丟失物件,也可以根據GPS記錄起始地和目的地找到事發出租車,並可以查看相關情況。

    儘管如此,為什麼許多乘客坐在裝有攝像頭的出租車上,會有如韓女士一樣如坐針氈的感覺呢?原因在於即使出租車屬於“公共交通工具”,它仍然“有點特殊,乘客打車是花錢在特定時間段專用這輛車,具有較強的專屬使用權”。出租車上的攝影頭,在保護公共安全時,可能涉及對乘客以下權利的侵犯:一是知情權,出租車上安裝攝像頭有沒有告之乘客,並且具體告訴乘客要注意哪些事項?二是肖像權,乘客被拍攝後的肖像可能會被流傳在外,被人利用;三是隱私權,乘客在出租車上出示的一些個人信息和個人的私密動作也可能為監控者所看見,並有可能像上海“地鐵同性相吻事件”一樣被傳播到網上或者其他公共場合。

    為了維護公共安全,我們可能確實需要在出租車上安裝攝像頭,而這種攝像頭的安裝,也確實需要犧牲公民一些隱私的權利。但無論如何,不能總是讓公共安全凌駕於公民權利之上,在公共安全與公民權利之間要進行取捨和平衡,只有能兼顧保護公民權利的維護公共安全才具有正義性。

    作為一名經常乘坐出租車的公民,我並不反對出租車上安裝有攝像頭,但我有幾點想向有關部門討教:當我上車時,出租車上有無自動提示,告訴我這裡有攝像頭,提醒我注意;在保管出租車攝像信息的總部,有無公示告訴我們,哪些人保管這些信息,他們對這些信息採取了什麼樣的保密措施;有無相應的制度規定誰有權調取相關的信息,公民有無權利知道,誰調取和接觸了與自己相關的信息;有無外部的監管機構或者公民團體能不定期地對保管我們信息的部門進行抽檢,監督他們依法行事;當出現洩露公民隱私的情形時,他們會得到什麼樣的處理,由誰來處理?

    有關部門,能否給我一個準確的答案呢?

(楊濤 原題:公共安全與公民權利須平衡保護)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