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釋均:中産超8億,全怪標準低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31日 09: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日,亞行發佈了一份名為《亞洲和太平洋地區2010年關鍵指標》的報告,據其標準估算,中國的中産階層絕對數量為8.17億,該報告對中産階級的定義為每天消費2—20美元的人群。但中國的“中産階級”中也有3.03億屬於底層中産階級,一旦遭遇重大危機,很容易重新陷入貧困(《廣州日報》8月30日)。

    前段時間,歐睿信息諮詢公司的一個研究報告稱,到2020年,中國中産階層人數將到達7億,年收入可達8萬元,很多人認為這是放了一顆大衛星,“畫餅”不小,可不擋餓。人家説的是7億中産,而且還是衛祖國10年之後,可亞行的報告有點“迫不及待”了,哪要10年,現在就有8億多了。記得更早時,社會學家陸學藝説我國中産階級佔人口的23%時,還是一片“被中産”的驚呼之聲。中産超過8億,這次的玩笑開得更大了。

    誠然,界定中産階層有很多不同的標準,有職業中産(根據工作狀態)、收入中産(根據收入狀況)、主觀認同中産(感覺自己是中産),也有消費中産(根據消費能力)。歐睿信息諮詢公司的“7億中産”,説的就是“收入中産”——年收入8萬元,而亞行這份報告對中産階級的定義,從一定意義上來説就是“消費中産”。按其消費標準,每天消費2—20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大概在14—140元左右,以一個月30天計,月消費約420元—4200元。也就是説,月消費在420元—4200元之間的人群,都被劃為了“中産”。

    這樣的消費標準未免太低了,如今物價高漲,在稍微大點的城市裏,每月光伙食費、交通費、通訊費、衣帽鞋裝費加一塊都不止420元,這也只是維持基本的生活必需而已。保不成,溫飽水平就算“中産”?要是再加上房貸、租金、水電費、煤氣費、物業費、電視費……4200元一個月哪頂得住。何況,在幾個最可能集納中産人群的一線城市裏,很多人光每個月的房貸就要三四千元。也就是説,在現在的高消費前提下,月消費420元—4200元過於普遍,以這個標準來來圈定中産,超過8億並不奇怪,奇怪的只是為什麼定了這樣一個超低的中産標準?

    以消費水平界定中産不失為一種方法,但這需要一個比較“靠譜”的標準。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李春玲教授就曾設計過一個家用電器和耐用消費品指數,用它來確定一個人是否在消費標準上屬於中産階層。其結果顯示,消費中産在適齡社會人口中的比例為35%。具體數字或可商榷,但起碼這個標準更嚴謹和合理,因為使用現代家用電器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足以反映出其消費水平和生活方式。420元—4200元的消費標準則好像只是專門為了誇大中産數量而設。

    不過,亞行這份報告也敲響了中産的警鐘,即中國的“中産階級”中有3.03億屬於底層中産階級,一遇重大危機很容易重新陷入貧困。這不僅點中了中産內部分化的結構矛盾——資源和財富日益向權力和資本集中,勞動收入在社會財富分配中的分量減輕,中産內部鴻溝日益擴大,更揭示了中産跌入底層的現實危機——“下層”中産在房價、稅收、子女教育、醫療、物價等壓力下,逐漸“無産化”,稍有不慎就會淪為底層。這也是日本學者大前研一所説的“M型社會”,部分中産“塌陷”為底層,酷似“M”字母。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