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吳為忠:趙本山是有損於東北人形象的“代言人”?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0日 11: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在人民網上看到一篇轉載《瀋陽日報》的文章,題目是《影視劇中的東北人形象咋這樣呢?》,這個問題問得好,尤其是作為一份“二人轉”家鄉的報紙,在“抵制三俗”的當下,能夠聯絡實際,提出問題,值得一讚。

    “影視劇中的東北人形象咋這樣呢?”,這個問題恐怕還是應該去問問趙本山,他最有發言權。其一,他是東北“二人轉”的領軍人物,也是東北文化的一面旗幟;其二,隨著趙本山藝術地位的不斷提升,近年來,他的作品也引發了“低俗和庸俗的尖銳爭論。

    在《影視劇中的東北人形象咋這樣呢?》這篇報道中指出:“近幾年由於影視作品的播出,東北人的知名度很高。隨著影視作品的層出不窮,東北人形象越來越成為焦點,對東北人的形象爭議也越來越烈。如果把東北看作一個企業,每個東北人都是一個産品,那麼誰正在擔當著形象代言人呢?影視劇中的東北人形像是真實的嗎?”

    據報道,趙本山將出任即將舉行的第十屆長春電影節農村題材電影“金麥穗獎”的形象大使。該獎項是我國首次為農村題材電影專門設立的評選獎項。據介紹,趙本山此次受聘擔任“金麥穗獎“形象大使,正源於他和農村題材影視作品的不解之緣。

    無容置疑,趙本山就是當之無愧的東北文化的形象代言人。隨著趙本山的小品在央視春晚舞臺上一家獨大,也帶動著“二人轉”影響力的與日俱增,前有趙本山和范偉、高秀敏組成的“鐵三角”,後有趙本山竭力提攜的徒弟小瀋陽和王小利。有人喜歡有人擔憂,趙本山現象的審美認知引發的爭論也從國內影響到海外。美國《新聞週刊》曾發表文章稱,小瀋陽為“最低俗的中國人”,認為“小瀋陽”現象所掀起的喜劇潮為低俗幽默。對此,小瀋陽在接受《新聞週刊》採訪時回應稱:“我不知道什麼東西是低俗。我只知道,觀眾喜歡我的表演。”

    圍繞《鄉村愛情故事》還發生過趙本山與一位大學教授關於“俗藝術”的爭論。在電視劇《鄉村愛情故事》研討會上,中國傳媒大學曾慶瑞教授指出:《鄉村愛情故事》展現了農民生活的很多場景、片斷,缺乏“歷史進程中本質的真實”,“電視劇繞開真正的現實生活走,其實是一種偽現實主義。本山可以發揮他的藝術優勢,抓住農村更深刻更本質的東西給觀眾看。”此外,曾慶瑞教授對劇中放大人物的身體缺陷也提出了質疑,“本山先生不缺乏技巧,但藝術家應當以追求高雅、崇高為目標和境界。”

    筆者曾多次強調,趙本山對“二人轉”藝術的改造和審美趣味的提升是有貢獻的,但是,正如這篇報道指出的:“這些東北本土的‘藝術家們’,往往為了搞笑和取悅觀眾,也為了突出本土特色和商業化考慮,用放大鏡把東北鄉土文化無限放大,把東北人優點、缺點都展現在世人面前。有專家指出,在這一過程中,泛娛樂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東北人”甚至成了一種娛樂手段。

    趙本山一直以農民自居,生活的積累與財富積累同理,如果一味地揮霍,而不是沉下去了解當今農村的生活,藝術創作也要入不敷出,坐吃山空。以喜劇形式錶現農村題材,這是影視創作的一個優良傳統,無論是早期的《李雙雙》,還是改革開放年代的《月亮彎的笑聲》、《喜盈門》等,都是農村題材的經典作品。喜而不媚,樂而不流。理想化的喜劇應該是幽默中蘊含著思想的火花,這就有別於“假的、偽的、低劣”的一般意義上的喜劇。不知趙本山以為然否?(吳為忠)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