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窮富混居還是分居,是個問題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0日 16: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武漢今後將不再成片開發經適房,今後無論開發什麼樓盤,都將採用富人與窮人混居的方式進行。若成片開發經適房,將造成“富人”與“窮人”被隔離開來,在心理上也可能造成隔閡。(6月15日 《武漢晚報》)

  武漢不再成片開發經適房,提倡窮人富人混居,讓人想到了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在上海國際地産大會上的觀點,“過去中國都是 窮人區 ,現在出現 窮人區 和 富人區 是很正常的,就像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一樣,也要讓一部分人先住進 富人區 ,以後才能都變成 富人區 。”兩者結合,一下子戳穿了任志強偷換概念的詭異之處:“富人區”和“窮人區”與“先富帶後富”是完全兩個不同的命題。

  那麼,該如何審視提倡窮人富人混居呢?這就要我們看到窮人富人混居的反面 分居帶來的危害。單一的“富人區”,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為製造炫富的鬧劇,必然激發社會的不公正感蔓延,甚至有可能可能進一步引發社會的不穩定因素,更與和諧社會建設是背道而馳的。

  富人區的弊病,在筆者看來,至少有四。一是阻礙社會的和睦溝通和交流,容易滋生窮人和富人的仇恨情緒和産生偏見。二是把窮人和富人通過“窮人區”和“富人區”隔離開來,有利於造成窮人們在公共資源分配和享有上的不平等。而眾多富人對好水名山的“後花園”式佔領所引發的不滿,充分證明了這點。三是富人區的建設過程本身就是不公平的體現,容易導致其他階層的被剝奪感,由此就造成了“窮人愈窮富人愈富”的馬太效應。 四是富人區必然造成自然資源和土地資源的嚴重浪費。

  因此,武漢提倡窮人富人混居就是對當下社會貧富對立的社會情緒的糾偏,也為社會和諧埋下了伏筆。事實上,國外早就不提倡甚至是反對“窮人區”和“富人區”的“分居”做法。“我們不能眼看著一座城市裏噩夢和天堂如此鮮明地並存而無動於衷。”這是美國人得出的經驗教訓。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是富人區、平民區和貧民窟徑渭分明,不同人種、種族,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也各自聚居一區。由於長期居住在不同的區域裏,各個階層、各種文化背景的社區和家庭之間彼此較少溝通,很容易形成社會對,尤其是在貧富之間、不同種族之間。如1992年發生在洛杉磯的暴動,就是因為不同社區之間互相比較,長期累積的很多怨恨引發的。因此,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開始了不同階層、不同背景、不同種族的人混居在一起的社區理念實踐活動。

  當然,一個社會無論如何發展,由於自然稟賦和能力差異的存在,都可能産生窮人和富人現象,但是,這是差異而不是矛盾。就社會建設來説,這種差異不是窮人和富人妨礙平等交往,更不是消除窮人擁有公平機會,享用公共服務和資源的前提。相反,和諧社會建設應消除而不是人為擴大這種差異和對立。

  道理很簡單,富人有富人的權利,窮人也有窮人的權利。就當前來説,能否確立起起碼的社會公正秩序,實現階層分化的公正化、有序化,不斷提升公眾對階層分化趨向的認同意識,防止出現激烈的社會對抗,直接關係到社會的發展前景。而提倡窮人富人混居顯然創造了一個可能的和諧社會遠景。

  必須看到,在社會階層分化進程中出現的大量不公平、不公正現象,不僅直接損害了公眾對政府建構與維護社會公正秩序這一合法性基礎的認同,而且還削弱了公眾支持改革實踐的熱情,甚至滋生出了對階層分化現象的抗拒情緒。因此,筆者以為,窮人富人混居還不夠,社會還應提供足夠的制度支撐,以保證窮人權利的實現。作者:朱四倍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