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敬偉:如何堵上養老金鉅額空帳漏洞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6日 09: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據估算,中國養老金“空賬”規模大約為1.3萬億;2004年該數字為7400億。這是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昨日在中國和拉美養老金制度國際研討會上透露的。(7月14日《新京報》)

  養老金事關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對於養老金“空賬”問題理應高度重視。

  1.3萬億“空賬”,是個很大的漏洞。就在6年前,“空賬”規模是7400億元。按照這個速度下去,中國養老金的漏洞還會越來越大,難以填充。雖然,有關人士已經放話,中國養老金“空賬”不是問題,因為由國家兜底。國家信用,當然讓民眾放心,但國家埋單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

  一方面,養老金“空賬”逐年攀升,説明了這一制度存在著問題和漏洞。既然如此,打補丁修漏洞進行制度更新才是關鍵;另一方面,“國家兜底”意味著公共財政擔保,公共財政源於納稅人貢獻,歸根結底還是由納稅人承擔。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保險的壓力增大,如果養老金“空賬”的漏洞任由其擴大而無所作為,必然波及所有人的利益。

  因此,中國養老金的“空賬”,不單單是一個老年養老的民生問題,更是政治經濟命題。

  中國養老金制度,借鑒的是拉美的智利模式。不過,智利實行的是個人賬戶制度,並對基金實行資本化運作模式,養老金投資收益率高達12%。中國實行的是統賬結合的養老保險模式。這種養老模式包括社會統籌和個人繳納兩部分賬戶,前者由單位繳納職工工資總額的20%,後者由個人負擔工資的8%。表面看去,這種模式比智利的還要親民,但是由於統賬兩張皮,個人繳納部分要支付當期養老金,入不敷出,形成規模巨大的“空賬”。

  此外,由於中國經濟增速過快,拉動工資增收,加之過去9年CPI平均為2.2%,但養老金的收益只有2%。這就意味著,養老金的收益跑不過CPI,養老金的實際購買力下降,個人賬戶失效。此外,現有制度還存在著統籌層次低下,覆蓋面還不寬,基金管理非常分散、多數地區的個人賬戶有名無實等問題。

  現實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依然強勁,水漲船高,工資必然隨之提高。2010年以來,不僅各省紛紛提高職工最低收入,一些沿海地區的加工企業也推升了一陣漲工資潮。職工工資水平提高,必然推動養老金水平提高。但是,在收益率低,空賬過大的情勢下,養老金水平很難有大的提高。正因為如此,企業老職工的養老金水平,雖然已經過6年上調,但是仍然偏低。

  對此,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認為,我國的養老金制度面臨著老齡化社會、獨生子女政策、通脹預期等挑戰。“如果幾個方面將來發生共振,後果相當嚴重。”

  歸根結底,要破解養老金的“空賬”問題,還是要進行制度更新。拉美的不行,就學歐美的,歐美的不行,還有日本的。值得一提的是,現在中國公共財政不僅不差錢,而且很充裕。面對養老金“空賬”,有關方面也承諾國家“兜底”,既然如此,能不能從制度層面將“統賬”兩張皮合併成一個大賬戶?一方面是加大財政補貼,讓退休者共享發展之利;另一方面,改進投資方式,提高養老金的收益率。財政的、市場的,雙管齊下,才能堵上這個漏洞。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