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 >

鄧海建:“短信在手酒駕無憂”,這也是特權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09日 13: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發帖稱浙江嘉興桐鄉市的政府機關在交警部門檢查酒駕時會群發短信“提示”。桐鄉市交警大隊的民警稱,這可能是市政府機關的“友情提示”,網友可能存在片面的誤解。(7月8日《南方都市報》)

  警方要查酒駕了,於是機關短信趕在督查之前溫情告知,這實在是個“貼心”的服務。有人認為這生動體現了部分機關工作人員“上面有人”的美好生活圖景,也有網友天真回帖四處打探如何開通定制此項“溫馨提醒”服務,然而,相關部門回應得很“藝術”:純屬“友情提醒”,不要片面誤解。

  這究竟是誰跟誰的“友情”呢?其實到底誰跟誰並不怎麼重要,重要的是被“友情提示”者的特定性。不管怎麼説,溫馨的短信就是如約而至,令不明真相的群眾分外眼紅。

  眼紅的當然不是機關短信多麼熱鬧,而是作為行政資源的查酒駕信息成了公權獨享的VIP待遇。道理很簡單,查酒駕的資訊不是單位資源、而是公共資源,如果部分人獨享,就悖逆了公平正義。要麼大家都不知情,要麼大家就應該都被提前告知,不然,不幸被查的司機可能就覺得非常冤枉:你要是早點“友情提醒”,我又何必喝酒上路?譬如深圳雖然也有查酒駕的“友情提醒”,但因為當地交警部門是向所有成功註冊了敬告執法服務的駕駛員有“發”無類,起碼不會招致公平正義的拷問。

  僅面向機關人員的“友情提醒”,雖表現為“近水樓臺先得月”之權力便利,但究其實質,卻是權力圈子化的典型。“友情”當然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而是公私互利的潤滑劑。當職能成為一種硬通貨,有權的便可以互通有無、資源共享,玩轉規則與秩序;沒權的就只能循規蹈矩,聽憑權力的遊戲,成為墊底的炮灰。這樣的例子,其實並不鮮見:譬如陜西省銅川市“普通市民110元、公務人員60元”的6路公交月票“雙軌制”,譬如海南省海口市擬建“限價房”五源河公寓卻將銷售對象鎖定在財政供職人員……

  短信在手,酒駕無憂。特權化的“友情提醒”,無異於通風報信——只不過,它以權力為界,嚴密區分出了兩個群體,並異化其軌跡;再以消弭執法公信為代價,“提醒”著失范的公權是如何地冷熱失衡。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