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評

134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評論頻道 > 央視網評

一張請假條管不住公款出國的腳步

作者 王石川 2012年02月14日 07:15

據報道,10日,河南省制止公款出國(境)旅游專項工作總結電視電話會上,河南省紀委副書記李建社説,巧立名目公款出游,不僅耗費大量財政資金,更嚴重損害黨和政府形象。“今後省轄市市委書記出訪,需先書面向省委書記請假。”李建社説,今後河南省將加大日常監管和案件查辦力度,由省外事部門進行常態化管理。

省轄市委書記出訪,需先出面向省委書記請假,具有積極的導向意義。所謂的出面請假,其實是強化審批,這意味着遏制公款出游更加精準化。還應該明確的是,即便不是出國,省轄市委書記也有責任向省委書記報告工作行蹤,省委書記有權力掌握其動態。

不過,一些網友對此新政的效果不敢樂觀,認為一張請假條管不住出款出國旅游的腳步。基於以往體驗,這種擔心值得理解。但應該看到,河南管控官員出國旅游並非只寄望於請假條,而是多管齊下,一是從仲介入手。要對使用因公出國(境)仲介機構進行招標,不得由個人指定仲介機構,嚴禁因公出國(境)仲介機構為因公出國(境)團組出具與公務活動無關的財務票據。對違規仲介,將取消其承辦或者接待資格。二是曬信息。單位領導出國,要讓單位職工知曉。各省轄市和省直單位應通過內部局域網、公開欄等便於群眾知曉的方式,將因公出國(境)團組信息進行事前公示、事後公開,自覺接受群眾、社會和輿論監督。

此外,還將嚴格實行證件收繳查驗、出訪情況反饋和量化管理制度,出訪團組要在回國之後7天內將證件上交省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統一保管或登出,在一個月內提交出訪報告和《因公出國(境)團組情況反饋表》。

諸如此類舉措,一旦真正實施必將産生良好效果。以曬信息為例,單位領導出國讓職工知曉,能夠滿足職工知情權,從而掌握領導每年出國的次數、時間、地點、甚至經費等等。但是,只讓單位職工知情還不夠,面對頂頭上司,職工即便知情也不敢監督,因此單位領導出國還應該將信息公之於眾,讓監管部門知情,讓公眾知情。同時,不能只向公眾告知領導出國的單一化信息,更應該詳細地曬一曬官員出國人數,具體到了哪,參觀學習了什麼,花費多少等情況,便於公眾查證和監督。

一張請假條管不住出款出國旅游的腳步,還在於,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將出國考察作為“幹部待遇”,甚至有出國指標需要完成。換言之,在現有的制度設計之下,他們出國並不違規,向省委書記請假,書記未必拒批。比如,《人民日報》曾以《一次為“完成出國指標”的考察》為題報道,某地規定:“除工作特殊需要外,廳級幹部出訪一年一般不超過一次,處級幹部二年不超過一次,處以下幹部三年不超過一次。”在這種語境下,出國旅游成了待遇,是名正言順的指標,領導不會阻攔。

據報道,在一些地方,公款出國甚至成了一場腐敗交易。有業內人士透露,“組織公款出境的都是上級權力機關。他們能爭取出國指標,能發批文,而且把組織出訪活動作為部門創收的主要手段。同樣是10天左右的港臺游,普通公民通過旅行社從當地組團出去,一般不超過1萬元,但以公務考察為名,每人兩三萬元幹部都爭着報名,圖的就是公款消費。”花的是國家的錢,鼓的是個人腰包,出國旅游必然愈演愈烈。

遏制公款出國旅游,要治標更要治本。學者李煒光認為:“大量納稅人的‘血汗錢’被肆無忌憚地濫用,或被毫無顧忌地挪用,與國家立法機關、公民幾乎喪失對預算的控制與監督能力,有着直接的關係。”顯然,要遏抑違規出國游的怪象,僅靠一張請假條還不夠,還需要從健全機制入手,一方面嚴格編制預算,讓政府預算暴曬於公眾的監督之下;另一方面對違規者嚴懲不貸,甚至應該上升到反腐敗的高度。

最新文章

留言板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責任編輯:秦研科熱詞:政府預算 監督機制 公款消費 公款出國

打印 | 我要糾錯 | 複製鏈結 | 轉發郵件 | 分享到: 新浪微博 人人網 i貼吧 開心網 QQ空間

專欄作家

“未富先老”不是問題,“養老多軌制”才是問題

“未富先老”不是問題,“養老多軌制”才是問題

肖鋒:《新周刊》總主筆、《財經郎眼》常約嘉賓、擅長社會趨勢營銷

此“帽”應為美國戴

此“帽”應為美國戴

王嵎生:中國前APEC高官、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變革的陣痛既痛又長

變革的陣痛既痛又長

安惠侯:外交部亞非司前司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理事

更多更多非常識

第319期:城市水災自救指南

天災固然難以避免,但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水平,是公共救援達到前最重要的生命保障。[詳細]

第318期:高招“男女線”,區別對待一定有錯?

這個社會需要溫暖與正能量,但人們也應該明白,你為了免費的麵包所付出的代價,往往是最為昂貴的。[詳細]

第317期:暴雨天災亟需治水之道

天災固然難以避免,但需要我們更充分的準備應對之。[詳細]

第316期:呼籲停發新股不是提振股市之道

買東西事後覺得買貴了,不值這個價,就應該吸取教訓,下次買別的,而不是呼籲禁止所有同類商品出售。[詳細]

第315期:刑訴法修改,“不得強迫自證”有何意義

“不得強迫自證”意味着你有權保持沉默,但這並不妨礙司法公正、懲惡揚善。[詳細]

第314期:研究生就業難源自高校盲目“研究化”

研究生教育的擴張與學校的發展策略和學生的就業形勢都有關係。[詳細]

第313期:實體書店,也許再也沒有春天

經營書店不應成為小資們自娛自樂的文藝買賣,當人們在藍色港灣的湖畔頌詩之時,請不要忘了這些讀不到書的孩子們。[詳細]

第312期:富豪“選妃式”徵婚美滿了誰?

婚姻中的兩個人都應該是平等的,都應該是基於感情的結合,而非經濟因素。[詳細]

第311期:“刻章救妻”的悲劇如何避免?

沒有人否定廖某的犯罪行為,但更多的人表達的是同情。[詳細]

第310期:天價“地王”為何不是“孤家寡人”?

在促進房價合理回歸的路上,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而抑制樓市投機,更是重中之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