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馬子博:豈容拿暑假當孩子的“第三學期”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0日 14: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深圳特區報》報道,雖然暑假開始了,不少深圳中學生和家長卻解嘲地説“這個暑假,只有暑,沒有假”。暑假“假”了,有人“補差”,有人“培優”,為的就是在暑假快速提高學習成績。深圳名校(指中學)競爭激烈,這可讓7至8月的暑假,成了深圳中學生的“第三學期”。

  早在2000年初,教育部就頒布了嚴禁中小學利用假期補課的“禁補令”,並且近年每到暑假之前,各地教育部門都會重申“禁補令”。但事實上,假期補課在很多地方並沒有真正杜絕,成為學生“第三學期”的暑假,讓學生們繼續著沉重的課程學習。

  “禁補令”的目的是為了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這是素質教育在假期的延伸,是遵循教育規律和孩子成長規律的,對學校、學生和家長來説都是好事。但在應試教育的整體語境下,“禁補令”顯得過於單薄,需要有更具體、更細緻的措施,通過打“組合拳”,來引導家長把注意力從“補課”轉向“補素質”,使學生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收穫的暑假。

  其實,中小學暑期“爭相補課”,在各地都比較普遍。究其根源,乃在於優質教育資源的缺乏,促使學生和家長拼命去“爭名額”。儘管教育部門三令五申就近入學,不得進行擇校,但目前很多地方的小學生入讀重點中學,仍然有相當大一部分是通過考試擇優錄取。因此,很多家長認為不上輔導班,不比別人多付出一些,就上不了好中學好大學。

       強制學生假期上輔導班,無疑於是在教育理念上是把開發智力與學習知識等同起來,把學生的頭腦看成盛裝知識的器皿。學生即使鸚鵡學舌似地暫時記住了所學知識,也絕不等於發展了智力。這樣做的後果是不但剝奪了學生們“休假”的時間,還會挫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與家長的期望背道而馳。

  國外學生的課業負擔相對輕鬆得多,除了人口少、經濟條件好之外,更主要的是優質教育資源豐富。因此,教育主管部門除了做“眼前”的“禁補”工作之外,更要著眼于長遠,加快教育改革,均衡教育資源,從體制上保證素質教育的貫徹執行,從根本上減輕學生負擔。

熱詞:

  • 暑假
  • 孩子
  • 補課
  • 輔導班
  • 素質教育
  • 教育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