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馮創志:行政審批改革“大手筆”值得期待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0日 14: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據《南方日報》報道,廣東省政府近日正式公佈2012年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事項第一批目錄,明確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達179項,轉移事項55項,下放115項,委託5項。此次廣東改革審批事項項目很多,涵蓋範圍之廣、力度之大令人眼前一亮。

        筆者注意到,像百強民營企業認定、省級大學科技園認定、冠之廣東省名稱的博物館辦理事項,以及廣東省著名商標認定、旅行社星級評定、廣東省名牌産品農業類評價等一大批行政審批項目,分別被取消或轉移,如此“大手筆”確實引人關注。

        廣東此次行政審批體制改革的另一個特點,是再次引入決策諮詢委員會,聘請多名專家學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改革過程。又充分吸納企業社會組織及下級政府部門等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可見,這是聽取專家意見的結果,也是走群眾路線“請公眾當諸葛亮”的結果。

        行政審批改革要求對不合理的規章、對阻礙生産力發展的條條框框進行否定。依筆者之見,改革應當特別關注地方政府自身的改革。改革需要上下聯動,只有下級單位和行業進行改革,沒有上級政府改革,這樣的改革是不徹底、不長久的。

        黨的十七大以來,中央一直強調要深化改革。不久前,溫家寶總理到四川考察時,提出“破解發展難題關鍵要靠改革開放”;今年2月初,溫總理在廣東調研時也曾明確指出,解決所有問題關鍵依然靠改革開放。廣東省政府行政審批敢於把部門視作權力的一批事項取消或轉移,證明他們敢拿自己的權力開刀,值得期待。

        在一些地方,改革之所以成了個別官員的口號,關鍵在於沒有對自身的權力進行改革。改革開放幾十年了,一些地方政府依然把持諸如評定五星級、著名商標之類的權力不放,以至不少企業為著要“摘星”,不得不花費錢財東奔西跑。在個別地方,掌握財政的官員能夠免費從企業獲取特殊禮遇,主管教育官員的家屬能獲得優質教育資源,負責醫療衛生工作的地方領導不必為“看病難”發愁,正是“權力之手”伸得太長的表現。

        當權力通吃成為一種通行於世的法則,整個社會都將累積重回叢林社會的風險。比如説到預算監督,誰都知道有錢好辦事,不受約束地花錢最痛快。但在一些權力部門看來,財政支出的明細賬交到民眾手裏,豈不是跟自己過不去?所以,儘管百姓有權知道政府如何花錢,在一些地方實施起來卻是千難萬難。這些問題之所以難解,皆因利益摻雜其中,使得諸多改革舉步維艱。

        社會的多元化帶來不同階層的利益訴求,更加需要通過公平博弈,實現各方利益的均衡。作為政府部門、作為政府幹部,原本就沒有權利借助公權力為自身謀利,更不應存在所謂的“利益分享”。因此,改革要深化,政府規範手中的權力是最具説服力的舉措。

熱詞:

  • 行政審批
  • 改革
  • 權力通吃
  • 預算監督
  • 利益
  • 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