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來論:13年“擴招”之路揭示問題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6日 16: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央視網評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鄧海建

       2012年,全國研究生計劃招生規模為584416人,其中碩士生517200人,博士生67216人,十年間翻了一倍。2005年,考研人數首次突破百萬,且就業率開始下降。2009年至2011年,碩士生的就業率不及本科生。有大學老師表示,從市場來看,供需之間存在一定矛盾。(7月16日中國廣播網)

       數年前,一則虛擬版網絡笑話流傳甚廣,説教育部門為紓解就業壓力,“將在繼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的基礎上增加壯士、勇士、聖鬥士、鬥牛士等學位”。儘管此説純屬誇張,卻也暗諷了“以高校擴招應對就業壓力的”的線性思維。事實上,早在1999年前後,以高校擴招緩解社會就業壓力、發揮高等教育“就業蓄水池”作用的口號震天響——而正如電影臺詞所言:你猜到了開頭,卻永遠猜不到結尾——卻不想被推遲後的就業高潮適逢經濟下行的宏觀風險,拋開“大學城空城現象”、高教質量滑坡之虞不談,所謂分層分流就業壓力的預期,今日看來也甚為可疑。

       就業壓力是個定值,崗位承載能力也是定值,就像註定的病症,推後發作並不代表徹底治愈,同樣,如果經濟不能進入高增長的軌道,被推遲的就業壓力遲早還是找不到緩釋的出口。説得更直白一點:從本科生擴招到研究生擴招,本質都是一個擊鼓傳花的遊戲,宏觀命題上的必然風險,遲早要有一個年份來“秋後算賬”,甚至可以説,拖得越久,系統性風險的概率反而越大。

       這種風險來自三個層面:一方面,促使資源有限的大學教育提前貶值。2012年研究生的招生規模比2003年增長了1.17倍,其中博士生、碩士生的招生規模分別增長了37.9%和1.35倍。短短30多年間,當前研究生招生規模已是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時的50余倍,北大、清華等眾多頂尖名校研究生人數早已超過本科生。不久前,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發表博文《走過場的大學》,稱“無論是設計,還是論文,都是糊弄,而且已經糊弄很長時間了”,而造成這一現實的根源在於“蘿蔔快了不洗泥”,寬進寬出、寬得沒邊沒譜。

       另一方面,無度擴招造成中國大學提前破産。攤子越大,成本越高。更值得警惕的是,這攤子來自銀行貸款。教育部下屬中國教育在線曾發佈《2011年高招調查報告》數據顯示,由於人口出生率下降,全國高考生源在2008年到達歷史最高的1050萬後,開始全面下降。於是,高校破産在這些年成為毋庸諱言的話題:2009年,上海經貿學院宣佈學校不再續辦,成為中國第一所倒閉的高校;隨後,僅招到8名學生的重慶北軟教育集團軟體工程學院申請破産;同年,號稱能容納6萬學生的河北廊坊“東方大學城”也唱起了“空城計”……

       更大的問題往往被公眾所忽略:由於擴招帶來學歷上的普遍“注水”,勞動者的就業預期急速膨脹,加之高等教育在通識與技能方面沒有做好有效規劃,藍領白領界限不清、預期不明,結果是帶來新的結構性失業:一是本該成為優秀技工的青年錯失了最寶貴的職業培訓時光,二是一鍋燴地讓所有適齡青年誤認為自己都是遠離實業與産業的“精英”序列。

       本科生13年擴招之路,已經揭示出很多問題,比如越發粗放的高等教育和有些失衡的就業結構。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停止擴招並不能全部解決這些問題。

熱詞:

  • 擴招
  • 碩士
  • 博士
  • 本科生
  • 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