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魏英傑:水價包括吃喝費誰慣的毛病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7日 09: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水價調整是否合理,關鍵看水價成本是否科學、真實,而這既取決於政府的監審力度,也取決於公眾的監督力度。

  近期很多城市陸續上調水價,成本提高是一個重要理由。日前,新華社記者輾轉獲得一份水價成本“監審清單”,發現一方水的成本中,企業竟多報了0.35元。

  廣州市這份供水成本監審清單,讓我們見識了水費中的“水分”。這些水分中,赫然包括企業的超標吃喝費用、虛報的管網漏損費用等。這下就不難明白,去年底國家發改委發文要求,試點城市在調整水價前要公開水價成本,可至今並不見多少動靜。水價成本包括哪些費用,公眾仍一團迷霧。

  企業的吃喝費用,其實就是業務招待費。這筆費用並非不能列入定價成本,但計入多少有明文規定。水價成本不透明,不是説不清楚,而是有人不願意讓這些貓膩曝光。廣州市相關部門敢於公開監審報告、自曝家醜,值得肯定。但要知道,記者拿到這份監審清單殊為不易,可見水價牽涉多麼複雜的利益博弈。可公眾不了解水價成本,談何監督,又怎能不被企業欺蒙?

  有些企業或水務部門常以水價形成機制複雜、專業性強,作為拒絕公開的擋箭牌。這種説法看似有理,實則蒼白無力。大多數人看不懂水價成本中的制水成本、輸配成本或期間費用,這或許沒錯。但公開成本,是接受公眾監督的必要方式。只要把相關成本亮出來,就一定有人看得懂。就算一時看不懂,在公眾監督追問之下,相關部門也必得跟進監審,把不懂之處解釋清楚,否則就必須承擔相應後果。

  用專業性強逃避監督、推卸責任,似已成為通病。近期,許多城市因降雨遭受水患。在一次相關節目中,親耳聽見有政府官員高談闊論,認為老百姓完全不懂何為防汛排澇,聲稱降雨後“城市積水是正常的”。這種論調不僅罔顧事實,更是在公然拒絕公眾監督。降雨後城區出現部分積水是正常的,可積水不能及時排除,街道上可以游泳、釣魚,問題出在哪豈不是一清二楚?

  説到水價也是同樣道理。公開水價成本是相關部門和企業的責任,與老百姓看懂與否毫不相干。水價調整是否合理,關鍵看水價成本是否科學、真實,而這既取決於政府的監審力度,也取決於公眾的監督力度。公眾監督越有力,政府部門的監審力度就會越大,否則政府部門就可能被相關企業“綁架”,為壟斷行業“背書”。説白了,超標吃喝費算進水價成本,就是被政府部門長期慣出來的毛病。

  由此,公開水價成本及政府監審結果,接受來自公眾的監督,是讓水價調整趨於合理的不二選擇。

熱詞:

  • 水價調整
  • 水分
  • 背書
  • 降雨
  • 排澇
  • 期間費用
  • 水患
  • 防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