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蘇貞昌耐人尋味的“超越”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2日 09: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台灣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自2010年台灣五市選舉以來,“超越”就成了蘇貞昌的政治品牌。當選民進黨主席後又會如何?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社評指出,蘇貞昌在台灣殘酷的政治現實中能否真正實現“超越派系”、“超越藍綠”以及“超越自我”,頗令人尋味和期待。

  社評摘編如下:

  自2010年台灣五市選舉以來,“超越”就成了蘇貞昌的政治品牌。當年,蘇貞昌為了在選民結構藍大於綠的台北市取得佳績,首次打出“超越”的口號。而兩年過去了,蘇貞昌如願當選民進黨新任黨主席,依然不變他的“超越”品牌。也許“超越”一開始只是蘇貞昌的一種選舉策略或者説是一種“政治包裝”,而在成功登上民進黨主席大位之後,蘇貞昌能否將“超越”由過去外在的“政治包裝”轉變為“蘇式風格”,進而在台灣殘酷的政治現實中真正實現“超越派系”、“超越藍綠”乃至“超越自我”,頗令人尋味和期待。

  首先,民進黨能否實現內部“超越派系”,真正實現“派系共治”,成為攸關民進黨未來發展的重要分水嶺。眾所週知,民進黨內一向派系林立,且水火難容。包括傳統的“新潮流係”、“蘇係”、“謝係”、“蔡係”、“扁係”及代表“極獨”勢力的基本教義派等等。這些派系從萌芽産生直至今天,在民進黨發展史以及台灣政治發展史上都起到過重要作用。而眼下,經過2008年和2012年兩次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以及兩次民進黨黨主席選舉之爭,各派系雖然有所變化,但各係之間的鬥爭卻一天都沒有停止過。

  眼下最為外界熱議的當屬多年累積下來的“謝蘇情仇”,而謝、蘇二人近來有意和解的舉動也讓人對“謝蘇合作”産生了諸多幻想。近來謝長廷主動向蘇貞昌示好,他表示,個人的情結微不足道,“恩恩怨怨難計算,是是非非選擇忘”。謝長廷説:“他既然能超越,我也要超越。” 謝長廷還對外透露他與蘇貞昌第一次破冰會談的內容,謝長廷告訴蘇貞昌:“長扁都能合作了,蘇謝怎麼不能合作?但是你要處理一件事,2007年黨內初選你説我‘姦巧'”。謝長廷公開表示:“謝蘇心結要完全化解,就只剩下這個而已”。謝的表態聽起來很輕鬆,似乎只要蘇貞昌在謝長廷“姦巧”問題上作出妥協和退讓就可以一笑泯恩仇,但是事實會這麼簡單嗎?

  蘇貞昌此次能夠當選黨主席,雖然在意料之中,但在場面上的確頗為難堪。蘇煥智、蔡同榮、吳榮義、許信良4位參選人到最後時刻形成了對蘇的“圍毆”,黨內反蘇勢力從上至下,從謝、蔡再到其他4位參選人一路“卡”過來,蘇貞昌雖然實力超群,但贏了選票卻輸出了“人和”。謝長廷公開示好恐怕也是出於抱“蘇主席”大腿而已,畢竟蘇是目前的黨魁,然而蘇貞昌能否僅憑一句話,一次象徵性的握手就能完全化解恩怨?另外,謝多次“挺蔡卡蘇”,而蔡英文雖然輸了2012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卻在黨內依然具有不可小視的實力,謝蔡聯手,已不僅在此次黨主席選舉中“卡蘇”,更是瞄準 2014年 “7合1選舉”乃至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到時候“姦巧”的謝長廷會不會出爾反爾再次“挺蔡卡蘇”,想必蘇貞昌還是會心存忌憚,重重設防。

  因此,雖然蘇貞昌為了解套民進黨,為了化解派系嫌隙與各派系修好,但各派系之間的矛盾卻“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謝蘇雖然喝了和解茶,但“姦巧”能否放下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謝蘇之間,以及蘇係與其他派系之間能否真正化干戈為玉帛,關鍵點在於黨內資源能否得到相對公平合理的“派系共享”,從而最終真正實現“派系共治”,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這一點,一向心高氣傲的蘇貞昌在短期內恐怕很難做到。派系整合不利,民進黨的未來還是會存在相當大的隱患。

  其次,能否真正達成“超越藍綠”,實現“朝野和解”,更是事關台灣未來穩定發展的關鍵所在。在民進黨台灣地區領導人初選落敗後,蘇貞昌曾提出“超越藍綠、規劃將來”,如此台灣才有希望。蘇貞昌更表達了對台灣地區未來新領導人的期待:“能超越藍綠,在社會上營造出公平、安全、信賴”,“凝聚民眾的力量,讓台灣人人有笑容、有幸福”。蘇貞昌的這番表態,當然很理想,也很吸引人,但問題是,如今馬英九已經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而外界普遍期待的“馬蘇會”能否真正實現,能否真正達成“朝野對話”和“朝野共識”,決定權操之在國、民兩黨之手,決非單方面所能掌控。

  從島內形勢來講,“超越藍綠”確實是勢所急需。眼下島內的經濟已深陷困境。馬英九當局深陷油電雙漲、美牛開放和開徵證所稅3大泥淖,這3個困局讓馬當局疲於奔命,四處滅火,也讓台灣百姓民怨沸騰,苦不堪言。而民進黨又表現得如何呢?民進黨不但沒有為馬當局分憂之心,卻有見獵心喜之意。一方面對國民黨大加撻伐,另一方面對本已高燒的民怨四處煽風點火,造謠滋事,唯恐天下不亂。民進黨雖然口上高喊“超越藍綠”,在手上卻“撕裂台灣”,這樣一種心態和行為,充分反映了民進黨多年來一貫的落井下石的卑劣行徑。

  從台灣長遠發展來看,全球經濟格局已然丕變,台灣地區競爭力逐漸流失,長期的藍綠對立又使得台灣在發展方向上進一步陷入“迷航”困境。如何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自由化的浪潮,如何面對政治經濟不斷崛起的大陸。這些事關台灣未來發展的大政方針,“朝野”政黨往往基於選舉政治的考量,互相攻訐,難求共識,最終藍綠對立導致政策屢受制肘,經濟衰退,民不聊生,受苦的是廣大普通百姓。

  因此,“超越藍綠”真正實現“朝野和解”,已經是“朝野政黨”打破“零和博弈”,同心協力謀求台灣健康永續發展的迫切需要。通過台灣媒體近期所做民調顯示,有高達66%的民眾期待“馬蘇對話”,這反映出島內民意對藍綠長期惡鬥,以致元氣虛耗、在國際競爭中節節落後的憂心,也反映出台灣民意渴望停止政黨內鬥,共謀發展的強烈願望。可是,面對台灣未來發展的嚴峻形勢以及人民求穩定求發展的呼聲,“朝野政黨”真的可以放下政治版圖的爭奪握手言和嗎?在台灣選舉至上的政治環境下,恐怕知易行難。

  這其中的難處不僅僅在於近20年來台灣“民主政治”走過的“藍綠對決”、“朝野對立”的坎坷之路短期內很難彌平,更為重要的是,台灣“朝野之爭”的焦點在於台灣定位,也就是“統獨”之爭。而這種事關台灣定位的對決,往往因為政治層次太高,在政治立場上很難有迴旋妥協的空間和餘地。而由此導致的“族群對立”、“省籍矛盾”等社會分裂也更為深重。從這個意義上講,未來蘇貞昌領導下的民進黨如果仍然不能在“統獨”問題上與國民黨進行直接、有效的對話,國、民兩黨不能在兩岸議題上最大程度達成共識,那麼“朝野對立”的焦點就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其對台灣社會的消極影響就很難從根本上消除。

  應當説,透過“朝野政黨會議”等方式尋求真正的“台灣共識”,已經是“朝野”都無法推卸的責任。馬英九和蘇貞昌的新任期剛剛開始,國、民兩黨又一次站在新的起跑線上。未來兩黨能否在“統獨”議題上,在攸關台灣未來發展的大政方針上真正實現破冰融合,成為考驗兩黨政治智慧的一大難題。

  值得關注的是,近日馬英九已經率先伸出了“舉行政黨領袖會議”的橄欖枝,現在是考驗蘇貞昌是否真正能實現他“超越藍綠、規劃將來”承諾的關鍵時刻。從目前來看,蘇陣營還處在“禮貌性”的請益、拜訪階段,後續蘇貞昌能否以更加謙遜的身段,以更大的格局觀和更大的合作勇氣來促成“朝野對話”將成為其跨出“超越藍綠”的第一步。

  可以説,蘇貞昌“超越”的理念既是目前民進黨發展所迫、台灣未來發展所需,同時也是他提升自己政治層級的機會。蘇貞昌要想真正“超越”,還須邁出實質性的第一步。

熱詞:

  • 蘇貞昌
  • 超越自我
  • 民進黨
  • 超越
  • 超越藍綠
  • 超越派系
  • 黨內
  • 統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