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吉燁:對“最牛集體”的追捧當適可而止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1日 07: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據6月10日《新安晚報》報道,安慶師範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出現最“牛”寢室,菱湖校區27棟613宿舍曹潤潔等8名女生,全部考取研究生,八朵“金花”綻放的消息迅速在校園內傳開。  

       近期在全國各地,這樣的“最牛集體”層出不窮:這邊一班30人中有27人讀研,成為“最牛班級”,那邊一班6位班委集體高分考上公務員,造就“最牛班委”,還有悉數被北大清華錄取的“最牛寢室”。筆者不禁想問:“牛”的標準是什麼?而且這邊一個最“牛”,那邊一個最“牛”,哪個才是最最“牛”的呢?這著實讓人疑惑。  

       其實,早在我們的觀念中,考上公務員、考上研究生意味著擁有萬人之上的榮耀。就是在這樣的傳統觀念下,媒體熱衷於對高分學生、對所謂的“尖子生”進行熱捧,見諸報端的“牛”集體都是以考分、錄取名校或單位論英雄。這無疑會加重社會的“分數情結”和“名校情結”,而忽視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和個性成長。也許有些最“牛”集體並不是書獃子而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可是在報道中,他們分明被包裝成了一群“考試能手”。  

       當然,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無可非議,把考公務員、考研究生作為自己大學目標的這些年輕人也無可厚非,畢竟我們也不可能苛求每個人都去支援西部、深入基層或者去做創新研究。這樣的社會環境和教育體制下,想要社會平等對待每個行業、職業並不容易,所以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地位高、收入好、舒服安逸的職業。但媒體和社會不應該對於最“牛”的概念如此顛覆,把最“牛”的標準如此單一化。  

       當社會反復對著這樣的集體稱“牛”的時候,應該承認更多年輕人的努力,他們也許沒走我們觀念裏的那條“康莊大道”,而選擇了一條更加特別而且崎嶇的道路,但他們不是“炮灰”,他們的每一點努力也對社會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我們的社會並不需要人人都考公務員、人人都當研究生,在適合自己的位置上實現自己的價值,就是一種“牛”,對於最“牛”集體的追捧也應該適可而止了。

熱詞:

  • 安慶師範學院
  • 化學化工學院
  • 最牛集體
  • 最“牛”寢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