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金融時報》:“亦戰亦和”的中歐關係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3日 10: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6月1日文章,原題:中歐關係走向何方? 今年2月,歐盟兩名最資深的官員抵達北京出席中歐領導人峰會,希望獲得東道主的慷慨幫助。但就在這個時候,布魯塞爾卻在謀劃完全不同的事情。他們正在為一場史無前例的貿易爭端蒐集證據。

  這場糾紛的焦點是,歐洲指責中國政府為包括華為和中興在內的電信設備公司提供非法補貼,幫助它們快速增長,從諾基亞和阿爾卡特等西方競爭對手那裏搶奪業務。如果該案得以推進,將標誌歐盟首次主動立案、而非應某家歐洲公司的請求展開貿易調查。

  布魯塞爾彼此矛盾的衝動表明,中國為遭受危機重創的歐洲提出一個越來越難解的問題。一方面,歐盟不得不低三下四地乞求中國施以援手。與此同時,歐洲製造商(以及某些政客)日益要求針對中國的一些貿易做法採取行動。

  中國一直要求歐盟作出其長期渴求的貿易讓步: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按照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簽訂的協議條款,中國預計在2016年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不過,即便只是出於象徵性的理由,等待也讓中國政府感到不滿。去年,部分歐盟官員相信,或許可以通過提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來換取財政援助。

  歐盟各國領導人在布魯塞爾私人會晤時要求對中國採取嚴厲措施,但往往在正式訪問中國時與北京交好,爭取大型合同和投資。歐洲企業部門也反復無常,抱怨它們在中國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但由於擔心被中國市場拒之門外,它們幾乎從不公開説出這種抱怨,更別提以自己的名義提交正式申訴了。歐盟官員已接受一種觀念,那就是由布魯塞爾提起訴訟是掩護企業的一種方式。

  但在歐盟採取防禦行動之際,由於無力整頓自己的財政狀況,歐洲在全球地位有所下降。中國官員似乎並不畏懼。一名中國外交官回應稱:“問題或多或少與歐洲自身有關。我認為將中國視為替罪羊是不公平的。”▲(作者喬舒亞查芬,鄒策譯)

熱詞:

  • 中歐關係
  • 市場經濟地位
  • 諾基亞
  • 貿易爭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