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富士康成為大陸臺商轉型升級的典型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5日 09: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台灣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由台灣鴻海富士康科技集團投資興建的上海富士康大廈10號在浦東陸家嘴舉行開工動土奠基儀式。鴻海集團總裁郭臺銘奠基儀式上表示,今後集團發展的重心將從外銷出口轉向內銷服務,將從過去純粹的製造産業步入科技研發,用科技的手法進行新一代電子商務。

  富士康選擇從上海再出發

  富士康大陸總部落戶上海,是郭臺銘的一個夢。在奠基儀式上,他深情地坦露了他的“逐夢”過程。他説,1988年來上海時,從外灘眺望浦東是黃沙一片,當時的浦東是一個蒙塵的大家閨秀,他那時就想,要是能在上海有一個總部大樓該有多好,現在這個夢想實現了。建成後,該樓將作為富士康新時代商業模式演進的“戰場”。

  上海富士康建築高度95米,分為地上21層、地下4層,總建築面積80719平方米,項目建成後將是兼具智慧及節能環保的標桿建築。據悉,上海總部的建成將成為富士康在大陸的營運中心和長江三角洲的研發中心及電子商務中心。鴻海集團的成長模式也將由原來的“工廠-技術-貿易”導向,轉型為“貿易-技術-工廠”導向。

  據報道,台灣鴻海富士康科技集團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等産品代工企業集團,已連續9年居大陸出口200強第一榜。2011年,集團進出口總額2147億美元,約佔大陸出口總額的5.9%。2011年躍居《財富》全球企業500強第60位。

  富士康是臺商科技企業積極轉型升級的典型

  海峽之聲特約評論員、上海浦東台灣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盛九元先生認為,富士康是大陸臺商科技企業積極轉型升級的一個典型。

  盛九元先生指出,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大陸市場快速發展,台資企業在大陸正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首先從外因上看,一方面,隨著大陸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化條件的成熟,越來越多的內地企業發展、成熟、壯大起來,台資企業以往面對他們的那種比較優勢已經不再明顯。而內地企業在企業文化、社會關係和法律熟悉程度等方面又具有天然的優勢。另一方面,隨著大陸加入WTO,特別是有關過渡保護期的日益臨近,越來越多的國際大企業、大集團紛紛進入大陸市場。面對這些國際巨頭,一向以“小、快、靈”為特點的台資企業在資金、技術、品牌等方面都處於劣勢。如此一來,台資企業可謂“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原本的營利空間被大大壓縮,這也正是很多台資企業感到“生意比以前難做”的重要原因。

  盛九元強調,台資企業還面臨著內在因素的更嚴峻挑戰。那就是大部分臺商把企業的利基寄希望在大陸的所謂“低成本”上。但時過境遷,如今的大陸,不論是工資、原材料還是廠房、土地的價格都已經大大上漲,甚至有與國際接軌的態勢。以往那種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的企業自然會遇到瓶頸,必須面對升級轉型的挑戰。

  盛九元教授認為:對於傳統産業,可以利用大陸幅員遼闊、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特點,將投資重點從傳統的東南沿海向廣大中西部地區轉移,用空間換取時間;高科技領域的臺商應該繼續在企業的技術水平上下功夫,尤其是台灣具有優勢的數碼、電子、IT等行業,應該把更加高端、更具競爭力的生産線帶到大陸,提高企業競爭力;而對於服務行業來説,則應該更好地做好在地化的工作,將台灣經驗和大陸實際結合起來,更好地適應大陸市場和民眾的需求。由此看來,富士康的轉型正是契合了這樣的思路,可以看做是大陸台資企業轉型升級的一個典型。

  利用“機器人”繼續改善員工待遇

  郭臺銘當天還透露,因應製造業發展的需求,未來自動化機器人將是富士康發展的方向,該集團5年內會擁有100萬台機器人代工生産。他同時表示,將繼續提高員工工資收入,改善員工待遇。

  郭臺銘不久前在考察富士康山西晉城園區時説,富士康在晉城研發的機器人已經下線,今年這一園區的機器人産能將達到一萬台,3年後達到百萬台。2016年,富士康科技集團將在山西晉城建成“世界最大智慧化機器人生産基地”。

  盛九元先生指出,機器人代工在短期內必然會衝擊員工就業機會,但從長遠來看,則有利於企業和員工的共同成長。設想“機器人戰略”若能如期完成,幾年後,富士康機器人規模與當下富士康員工的數量幾乎相當。短期內將擠佔人工崗位的現象不可避免。

  但同時,大規模機器人的出現也會催生更多新的人力需求崗位,包括機器人的研發、操控和維修等,都需要更多企業人員來從事。長遠來看,反而利於一線生産工人提升工作檔次,告別枯燥、技術含量低的生産勞動。

  盛九元先生認為,一旦機器人大規模投入生産線,富士康則要想辦法對被替換下來的員工進行再培訓,這將成為富士康面臨的又一場考驗。按照富士康的設想,隨著機器人的投産使用,人力將被轉移到更高的附加值上。

  正如郭臺銘所説,“富士康的年輕人將重新學習操控機器人軟體、應用和維修,變為機器人的應用工程師和軟體工程師,通過操作機器人的手和關節來完成生産。”

  把單調重復的工作交給機器人,這是中國製造業向世界發出的一個信號。

熱詞:

  • 機器人
  • 大陸
  • 低成本
  • 財富
  • 富士康科技
  • 代工生産
  • 總建築面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