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來論:“強捐”行為是對慈善的潛在傷害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5日 07: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央視網評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許朝軍

       近日,有不少網友發帖稱,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務員、事業單位在編員工、教師和一些企業等,被強制捐出一個月基本工資給一個新成立的基金。數名攀枝花網友對南都記者證實,他們近期的確被要求捐出一個月的工資,攀枝花團市委一名副書記也證實,捐款數額“原則上不低於一個月的基本工資”(《南方都市報》5月14日》

       不管是從網友被證實的信息中,還是從網絡流傳的募捐文件中,我們都能嗅出一種另類的“深意”,那就是“原則上”的自願背後恰恰是“基本上”的“被自願”,面對要求捐出不低於一個月工資的募捐要求,估計每個被募捐的對象心裏,都難有對慈善和奉獻的感動和愜意,有的只能是一種不情願的被動出錢,這種行為其實就是在用潛在的強勢力量影響,推動捐助行為的進行,這種參與慈善的行為,已經不再是無私的捐助,而是被動的“強捐”。而在現實中,“強捐”如果很強勢,那麼對於慈善而言,則是一種潛在的傷害,對善念而言,更是一種殘忍的抹礪。

       “強捐”的成立,必然以來于強勢力量的介入,雖然這種強勢的目的是為了所謂的基金數量的擴大和影響的增加,但這種人為的強勢背後,自願失卻獨立的顏色,奉獻丟掉初衷的內涵,每個“被慈善”者的背後,面臨的是清一色的統一要求,而不是發自內心的善念萌發而激發的行為自願和自主,那麼這種捐款的背後,必然也難以體現出對慈善的膜禮和崇敬,更難以體現出行為人獻出愛心的內心坦然與感動乃至心靈的舒坦,而有的只能是一種天然的對強制行為的反感以及對慈善演變為強制的內心抵制。在這種氛圍和心理影響下,捐出對象對慈善不再有認同和心嚮往之,有的只是懷疑和對強勢力量的質疑。而對於不同的對象而言,慈善的表現意義最大的體現是行為的性質而不是行為的量的評價,對於不同的對象而言,只要內心充滿善念,低收入者的一元與高收入者的百元同樣讓人感動,也讓善念充滿意義,但在強制統一的“強捐”下,不同的對象必然産生不同的感受,低收入者的“強捐”致使的只能是無奈和反感,高收入者的“強捐”後必然是無所謂和不以為然。現實中,還有什麼比這更讓善念、慈善和愛心更受傷、更難堪無奈的呢?

       對於社會而言,慈善行為需要張揚,善念也需要激勵,這兩者越突出越成為社會認知和行為的主旋律,社會越和諧和充滿人性關愛。但這種張揚和激勵,社會善念的激發和凸顯,需要的人性和道德的勸募,需要的是個體對善意和愛的深刻理解與認同,需要的是行為的自主和自願,需要的是行為人能把善念轉化為一種內心滿足感、舒暢感和為善的自豪感,這顯然是任何強制力量無所企及的。而慈善如果一旦與強制聯姻,那麼必然導致畸形的違背慈善本意和為善內涵的“強捐”出現,而“強捐”很強勢慈善必然很受傷,最終“強捐”雖然可能收穫一時的慈善效果,但失去的確是社會對慈善的認同和發自內心的行為趨向認識,這對於慈善發展和社會進步而言,無疑與“飲鴆止渴”。

       慈善的自身價值和意義,要求其行為對象必須在自願和自主的原則下進行,在超越任何功利色彩的氛圍中鑄就,才更具有迷人的魅力和道德價值,不管是從慈善本意上,還是從慈善自身的表現形式及存在價值上,“強捐”都是一個偽名詞,而不是一個合理的行為和存在符號,這一點應該成為所有勸善和慈善行為必須堅守和遵從的原則,如果“強捐”的強勢最終導致的只是慈善的受傷,那麼這種“強捐”只能是慈善的悲哀和歪曲。

熱詞:

  • 攀枝花
  • 強捐
  • 慈善
  • 基本工資
  • 慈善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