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詹勇:從普通人的幸福瞬間讀懂中國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9日 07: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讀懂了普通人的幸福與困惑,也就理解了當下的中國,認識了我們自己

  “老人走了,卻把幸福留下了。”日前,感動過眾多網友的“幸福環衛工”張景和因病去世。人們難以忘記,那年夏天,一位身穿環衛工人橘黃色背心的老人,坐在馬路邊綠化帶水泥臺上,用手捧著孫女的臉蛋,兩人滿臉笑意地鼻吻。如今斯人已逝,但它所引發的幸福思考,仍然沒有畫上句號。

  回顧這些年感動過我們的“小人物”,從白方禮老人蹬三輪車捐資助學的背影,到只會寫5個字的“三嫂院士”登上講臺接受榮譽,再到“微笑哥”綻放煙花一樣的笑容,一個問題揮之不去:為什麼普通人的幸福瞬間總會如此有力地撥動人們的心弦,引起如此強烈的共鳴?

  關於幸福,我們的社會存在無數定義。毋庸諱言,仰望偶像、憧憬成功、追求財富,這樣的念頭激勵著從出租房裏蝸居的北漂到金融街上疾行的白領,也激發出社會發展的生機與活力。這似乎是變動時代難以撼動的幸福主題。

  然而,當物質潮流席捲而來,當市場規則無孔不入,當利益考量精打細算,有的教授以“40歲沒4000萬別來見我”勵志門生,有的女生對追求者直言“寧在寶馬車裏哭,也不願在自行車上笑”,有的人以手袋是某牌、我爸是某官為炫耀。在這樣的眾生相中,幸福的節拍有些錯亂,幸福的圖景變得模糊。如何重新定義和感受幸福,當代中國人或多或少都面臨這樣的心靈困惑。

  一位哲人説:所有的不平凡最終都要回歸平凡,所有不平凡的價值都要用平凡生活來衡量。小人物的幸福瞬間,詮釋了幸福的本義。“幸福環衛工”告訴我們,親情有時就是一個親熱的擁抱;“三嫂院士”告訴我們,相較那些同臺領獎的各界名流,“做好自己這份工”,為他人默默奉獻、帶來快樂,這樣的成功毫不遜色。

  感受普通人的幸福瞬間,我們不只獲得了另一種幸福體驗,更在省思中重新探索幸福的涵義。事實上,近年來,無論是網上秀“隨手拍”還是手機轉發生活感悟,無論是農民工演唱的《春天裏》被千萬次下載,還是微電影《老男孩》讓無數人熱淚盈眶,人們越來越關注身邊的普通人,體味他們的喜怒哀樂,把他們的感受放大傳播,把他們的故事演繹講述。

  正是在這樣的觀照中,我們越來越發現一個被忽視的心靈現實:原來在硬邦邦的物質追求之外,一直有一種溫暖而柔軟的幸福追求悄然生長,它本於人性、直擊人心,為世人指引著最為真實的幸福路徑。也正是在這樣的對比中,我們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與幸福的心靈距離。

  幸福沒有那麼容易,才會特別讓人著迷。在一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在一個經歷著數千年未有之變的社會,讀懂了普通人的幸福與困惑,也就理解了當下的中國,認識了我們自己。

熱詞:

  • 普通人
  • 小人物
  • 老男孩
  • 三嫂院士
  • 春天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