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龍:減稅仍有空間,步子可再大些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5日 10: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世界銀行日前發佈報告指出,中國正式部門職工的平均稅率超過40%,高於許多國家,建議大幅減稅。對此一説,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錢冠林表示,中國當前的總稅收約佔GDP比重的20%,這個稅負水平在國際的橫向比較中並不高,甚至可以説是低的,但就這20%的比重來講,仍然是有減稅空間。

  世行關於平均稅率超過40%的説法可能存在著計算方法上的爭議,但稅務部門以此反駁“稅負高”一説恐怕難站住腳。因為在我國的稅制結構中,間接稅比重過高,由企業承擔的比重過高,而本應由富人承擔的直接稅比重卻過低,因而不算過高的稅負表象難掩背後公眾“稅收痛苦”的實際感受。以此而言,説當下稅負重似乎並沒有言過其實。

  “加稅如劉翔,減稅似蝸牛”,之前有人如此戲謔民眾對於稅負重的感覺。一方面,中國稅收近些年“喜訊”頻傳,每年都超額完成任務,2011年全國稅收總收入接近9萬億元,同比增長22.6%,而同年GDP實際增速僅為9.2%。就在近期,個人法定節假日加班費要繳稅,交通費、餐費補貼發現金應繳稅,類似的徵稅也大大地刺激了公眾的神經;另一方面,雖然我們一直在説不斷減稅,如提高個稅起徵點、降低股市交易印花稅、降低部分進口商品關稅等,但實際上民眾、企業的稅負卻依然很重。《人民日報》去年的一項調查更是顯示,一些中小企業有一半利潤都拿來繳了稅費,而世行的報告則披露,2008年中國勞動者的平均稅率高達45%。

  欣慰的是,國稅總局坦承有減稅空間的事實。但坦承是一回事,能否落到實處則是另一回事。財政部13日公佈今年首季財政收支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增長14.7%,比去年同期回落18.4個百分點,其中稅收增幅逼近個位數,一季度個人所得稅甚至出現了6.2%的負增長。財政收入、稅收收入的雙雙大幅回落,無疑給減稅帶來了更大的疑問。然而,越是如此,減稅力度則越要加碼。

  表面上看,減稅勢必會影響到政府財政收入,這恐怕也是減稅難的關鍵原因所在。但若從長遠來看,結構性減稅將增加企業盈利能力。企業一盈利,其結果就表現為個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進而擴大稅基,為財政增收奠定稅源基礎。這也是西方國家多年來減稅不斷,但政府收入卻不斷提高的秘訣之一。因而,以政府收入減少為由反對減稅,是短視之見。這其實也是對一些部門、各個地方的提醒:理性看待財政收入增速下滑,不能再迷戀“以稅收增加財政收入”的傳統思維。

  如何減稅?改變現有間接稅比重高、直接稅比重低的失衡稅制結構,擴大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行業和地區範圍,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但同時必須警惕的是,稅收收入少了,但非稅收入卻大幅增加。今年一季度,全國非稅收入取得了53.3%的高增長,成為拉動財政收入增長的“主動力”。倘若地方因財政吃緊而採用行政手段擴大收費,這不但是對減稅積極效用的消解,也會以稅外之費加重社會負擔。

熱詞:

  • 減稅空間
  • 主動力
  • 喜訊
  • 結構性減稅
  • 稅收收入
  • 直接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