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林A:警惕“心靈貧窮”的“蝴蝶效應”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9日 08: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社區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據《黑龍江晨報》4月8日報道,哈爾濱部分被徵地農民原本拿到補償後可以過上富裕日子,結果因為揮霍無度,男買豪車女要貂皮,還染上賭博,結果很多人“一夜又回到了解放前”,既沒有了地,又沒有了錢,反成了很多社會問題的“火藥桶”。

  這樣的新聞,看似是因為這些農民不懂得怎麼“花錢”而釀就的苦果,但認真一思索,讓人內心無比沉重。這種沉重絕不亞於強拆悲劇給人的心靈震撼。它警示我們,有一種心靈貧窮比物質貧窮更可怕,更危險。

  我們知道,“人”字由兩條腿組成:一條是“金”,一條是“心”,兩條腿必須和諧發展,共同前進,“人”才是健康的人。我在北京大學召開的首屆中國心靈富豪榜發榜大會上也提出過這樣的觀點:人的貧富分四類。一是“富中之富”,不但物質豐富而且心靈富裕;一種是“富中之貧”,雖然在物質上享有富裕的生活,但卻吝于付出愛心,缺乏感情,心靈貧困。另一種是“貧中之富”,雖然物質生活不豐富,但心靈卻充滿陽光和溫暖;最後一種是“貧中之貧”,這種人不但缺乏物質,也欠缺愛心、知識和積極向上的心靈。“貧中之貧”不僅是貧困的極端境界,而且是非常危險和可怕的。

  哈爾濱部分被徵地農民在獲得政府的妥善安置和經濟補償後,不但沒有因此過上幸福的生活,反而陷入了更深的貧困。表面看來,是因為他們缺乏規劃和經濟意識,其實是因為他們是“貧中之貧”的典型。當物質的貧困突然因為徵地補償解決後,心靈的貧困依舊在拖著後退。於是,為充面子的揮霍,為滿足慾望的賭博,便成了他們自然而然的選擇。這樣的選擇,則把他們帶入了更深的物質貧困。

  人之所以是人,就因為人是有心靈、有思想的動物。雖然物質的進步推動這人類社會的發展,但心靈的富裕才是人類幸福的終極。物質是為心靈服務的,如果沒有心靈的幸福,一切物質都會失去意義,人也就行屍走肉。要解決貧困者的貧困問題,我們在著眼物質改善的同時,更需要把他們心靈富裕提上同等位置。遺憾的是,我們的社會一直信奉“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世俗的觀念總是認為,物質的貧窮,金錢的缺失,是中國很多底層階層社會矛盾的根源。只要解決了他們的經濟問題,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而對貧困者心靈的關注、尊重和呵護,一度極端漠視,更缺乏相應的幫助和維護機制。所以,無數的貧窮一族,深陷在“貧中之貧”的泥沼裏難以自拔。他們,不但在這樣的“貧中之貧”中越發絕望和無助,而且引發出一系列社會問題的“蝴蝶效應”。這樣的事例,最近也屢屢見諸媒體。

  3月1日,20歲的“貧二代”馬金庫歪著頭坐在法院被告席上,嘴角上挂著笑意。馬金庫因不滿受害者尹女士讓他幫忙照看孩子,持斧子將尹女士以及她2歲的兒子砍死。法庭上,馬金庫稱早已輕生,只求法院速判他死刑,“活著太難,且沒有意義”。

  3月27日,四川大竹縣月華鎮年僅27歲的留守媽媽唐成芳,把劇毒農藥灌進自己三個孩子李春紅、李水秀、李順仕的口中,而自己也服下了劇毒農藥。

  3月31日,人民網發佈一篇《90後“農二代”輟學做鴨沉淪紙醉金迷城市生活》文章揭露“農二代”小關做“鴨”之路。

  繼“官二代”、“富二代”後,“貧二代”如今也成為了社會焦點。這些“貧二代”之所以成為社會極端事件的推手,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物質貧困嗎?非也。是因為“重物質,輕心靈”的社會價值觀念影響下,這些“貧二代”在城市的高樓下,過著鮮有陽光的生活。他們不但難以受到尊重和關心,缺乏溫暖和同情,更在堵塞的社會上升通道中,找不到出路和希望。於是,自卑、仇富甚至心理不平衡,慢慢産生,並愈演愈烈。心靈貧窮的蝴蝶,忽然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煽動了下翅膀,社會悲劇事件就在另一個時間點産生了。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從哈爾濱部分被徵地農民的返貧悲劇,到“貧二代”馬金庫們的血腥暴力,都在提醒著我們心靈財富建設的急切和重要。貧困群體遇到最大的問題其實還不是生存與金錢問題,而是他們如何得到平等、尊重的心靈成長機會。社會各界是否需要換位思考,從他們內心真正的需求給予幫助?社會大眾是否應拋開主觀意識去研究事件爆發後的社會問題,去深入挖掘當事人過激行為背後的心態?這些,都是我們急需回答的問題。

熱詞:

  • 蝴蝶效應
  • 貧中之貧
  • 貧二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