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碩:文藝人應做“思想家”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6日 09: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為什麼有些文字讓人感覺索然無味,讀了幾句就不想再讀,而有些則是意猶未盡,總想反復品味?為什麼有些影視作品人們隨看隨忘,而有些則百看不厭,每每想起總是思緒萬千?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思想的差別。

  人喜歡生動,更追求思想。文藝工作與其它工作的一個顯著區別,就在於它是通過思想的傳遞直接塑造人的心靈,引領社會風尚。一部優秀的文藝作品就像一盞照路的燈、一團暖人的火。從魏晉文學的風骨,到唐詩宋詞的氣象;從貝多芬、莫扎特的音樂殿堂,到巴爾扎克、高爾基的文學寶藏;從《紅岩》、《青春之歌》的理想之光,到《黃河大合唱》、《長征組歌》的史詩交響,古今中外的傳世經典無不蘊含著震古爍今的思想。思想是文藝作品的核心和靈魂,而作為文藝作品的內生動力,文藝人的思想高度決定著文藝作品的思想高度。因此,一個優秀的文藝人不應僅僅滿足於做一個“標準件”或“二傳手”,而應努力成為“思想家”。

  一個文藝人如何才能成為“思想家”呢?一方面,在人民群眾的豐富實踐中積累經歷。柴可夫斯基於1869年創作的世界名曲《如歌的行板》,打動了無數人的心。這段由弦樂四重奏演繹出來的深沉柔美的旋律,源自他在一個莊園裏偶然聽到的一個泥水匠哼唱的小亞細亞民謠。當作家托爾斯泰第一次聽到這段旋律時,情不自禁地流著淚説:“我接觸到了苦難人民的心靈深處。”《如歌的行板》之所以具有如此令人動容的魅力,成為世界音樂文化史上的不朽名作,最根本的是因為它厚植於人民的肥沃土壤之中,飽含著對人民的真摯情感,反映了人民的真實心聲。“詩在民間”,只有從老百姓的喜怒哀樂中走來,才能獲得真正的發現和真實的感動,作品才能有營養、有品位、有思想。

  不接地氣就沒有底氣,沒有底氣的作品又怎能打動人?更不要説塑造人、提升人、鼓舞人了。如果説社會是一杯沸騰的水,那麼文藝就是一把香茶。讓茶葉沉到水底,經受沸水的煎熬,在葉片的起伏和舒展中釋放自己的能量,最終把白水變得清香,同時也成就了自身。這種“煎熬”是每個優秀的文藝人都不可或缺的經歷,甚至還需要一點自找苦吃的精神。因此,“接地氣”的過程不能急功近利,要有一種踏踏實實的心態,沉住氣、沉到底。

  另一方面,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自覺反思。拍攝出《橫空出世》、《第一書記》和《張思德》、《鐵人》等優秀電影的導演陳國星、尹力,在談到自己的藝術創作時,經常引用“要時時刻刻地像念著菩薩一樣地念著人民”這句名言。正是這種難得的文化自覺、艱苦的思考,才使得這些作品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和好評。正如詩人艾青的那句話:“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文藝精品是不可複製的,它需要文藝人的智慧和覺悟,需要對經歷進行“深加工”。反思的過程就是反省自身、發揮聯想,交換、比較、反復的過程,要有科學的方法——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反思是將經歷凝練成為思想的“驚險的一跳”。如果沒有反思,就走不出自己的思維定式和行為定式,經歷僅僅就是一些事件的堆砌,與思想無關。這就有如好米不經過淘洗、過濾和發酵,就不能釀出好酒一樣。

  藝無定法,貴在精誠。經歷與反思都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它需要生活、需要沉澱、需要真誠、需要時間。這些工作看上去都是“笨辦法”,實際上是“真功夫”。因為,只有“思想家”才能創造出經典的藝術作品,只有經典的藝術作品,才能真正留下“永久的魅力”。

熱詞:

  • 思想家
  • 文藝作品
  • 文藝工作
  • 文藝精品
  • 如歌的行板
  • 人的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