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俞敏洪:中國過分強調英語考試 應降低英語分數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2日 09: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中廣網北京3月12日消息(記者溫飛)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英語在中國教育中的地位,有多高?從小學開始我們就上英語課,英語不好就考不上高中,也考不上大學,過不了英語四六級就得不到畢業證書,通過不了英語就不能評職進級。英語的重要性説起來像順口溜,英語教育也因此被過分的強調。

  每年兩會上,代表、委員們都非常關注教育問題,其中不少委員們認為,中國現行的教育在課程設置上存在很多問題,而英語,首當其衝。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表示,中國不應該把英語教育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鄉英語教育的不公平,從而導致教育資源的不均衡。英語教學出身的他為何會有如此觀點?解決城鄉英語教育的不公平,他又會開出怎樣的“藥方”?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俞敏洪近些年來一直關注中國教育資源的不均衡、不合理問題。而對於英語教學出身的他,卻一直呼籲讓英語考試的分數和難度下降,把150分變成100分,甚至80分。

  俞敏洪:我們中國為什麼要把英語考試放在這麼重要的地位上?比如説中考高考全都是150分,和語文數學都是同等分數。我們也沒有發現任何一個國家,把一門語言放在孩子前途這麼重要的水平上。其實我們可以相信,不放在這麼重要的水平上,中國走向全球化、國際化的進程不會受到什麼影響。美國的數學,到高中畢業還在學我們的初三數學,但是全世界最偉大的數學家幾乎全出在美國。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不拼命的強調一個東西,師資又跟不上,孩子有沒有這樣的機會均等接受教育,這樣拉大教育差距對中國來講其實是一個不好的現象。

  俞敏洪認為,如此強調英語的成績,造成了城鄉英語教育的不公平,從而導致教育資源的不均衡。

  俞敏洪:針對英語我做了一個調查,在調查中我發現,在高考英語的平均分中,農村孩子的英語平均分比城裏孩子低20分左右,20分要把一大批孩子從一本拉到二本、從而本拉到三本,甚至從一本直接拉到三本。本來可以進入三本的孩子就上不了大學了。

  俞敏洪:我的母校北大,我曾經做過一個調研,現在在北大的上學的農村孩子大概只有10%左右,跟我們當時入學的時候30%或多一點的比例,現在越來越少。我也問了一些城市的教育局長,農村孩子和城裏孩子上大學的比例是多少,基本答覆是在城裏上學的孩子高考包括一本、二本、三本的比例達到60%、70%,向北京這樣的城市達到80%、90%,但是同一個地區的農村地區的孩子,以徐州為例,能進高中考上大學的比例只有25%,而且能進一流大學的幾率非常低。

  作為農村孩子出身的俞敏洪,對於學英語難,有切身的感受。由於英語的底子太弱,當年,俞敏洪連續三年參加了高考,最終才考上了北大英語系。

  俞敏洪:我因為當時是數學不好,當時考英語不用考數學,在我衡量之後,我覺得學英語還是比數學容易。結果也是高考落榜了三年,到第三年英語才過關的。所以農村孩子學英語真的是很難。

  俞敏洪表示,這種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未來對於城鄉差距的縮小、尤其是經濟上差距的縮小所做貢獻的可能性就越來越少。

  俞敏洪:由於大學生到一流大學的學生越來越少,未來為這個城鄉差距的縮小、尤其是經濟上的差距的縮小做貢獻的可能性就越來越少。

  俞敏洪表示,要促進城鄉教育公平,就必須改變城鄉英語教學資源分配不均衡的狀況,加大對農村地區教學資源的投入。

  俞敏洪:比如説把在農村教學的老師包括英語老師平均工資提高到30%到50%,城市的老師就會傾向於去農村教書。我專門和縣城的老師做過這樣的交流,他説如果能有工資提高30%,我立刻就到農村去教書。

  俞敏洪建議,國家應該用政策的力量來引導,從源頭上解決教育均衡發展問題。政府應在資源配置、政策導向和具體措施的實施上起主導作用。

  俞敏洪:國家應該用政策的力量來引導,從源頭上解決教育均衡發展問題,包括英語教師和學生考試問題,就能為城市孩子和農村孩子提供同樣的機會,他們更加有前途。如果中國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在一流大學的比例能佔到40%,中國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未來的城鄉差距就會因為教育的均衡大大縮小。

熱詞:

  • 俞敏洪
  • 英語分數
  • 英語考試
  • 英語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