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易艷剛:營養改善計劃需有公眾“護法”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4日 09: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營養改善計劃要想兼顧效率和公平,不能搞“關門慈善”,必須讓社會力量為自己“護法”,以開放的心態接受普通公眾和民間組織的監督

       去年秋季學期開始,由中央財政每年撥款160多億元,惠及全國680個縣(市)約2600萬在校學生的營養改善計劃,已在一些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展開試點。近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提出擔憂:“很多政策剛開始都是好的,但往往不到3年就變形,就怕中央撥款的160億元最終落入貪腐之手,沒有真正給孩子吃飯。”(2月23日《京華時報》)

       國務院去年底啟動的營養改善計劃,被認為是“免費午餐”等民間公益行為與國家慈善良性互動的一個典範,它為改善貧困地區學生的營養狀況提供有力保障。然而,營養改善計劃不是一張空頭支票,而是牽涉到數量巨大的真金白銀,每年160億元的財政蛋糕如何分配,既是中央部委亟須理清思路的政務要事,也是試點地區政府部門關心的民生大事,更對2600萬貧困地區學生的健康成才有直接影響。

       就目前來看,雖然營養改善計劃已經開展了將近半年的試點工作,但公眾對這項計劃的具體操作細則知之甚少,試點地區的情況反饋也不夠充分,更沒有摸索出明確的監管模式。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社會各界關注並擔憂營養餐費的使用情況,具有非常明確的現實意義。

       我們希望弄清楚,每年160億元的營養餐費是否真能變成孩子們的“免費午餐”。審計署2008年發佈的公告顯示,被審計的54個縣中,有46個縣的中小學校和教育、財政部門存在擠佔、挪用經費問題。面對財政預算之外的160億元營養餐費,我們當然應該保持足夠的警惕,因為執行中如果出現任何偏差,都將導致營養改善計劃的執行效果大打折扣,進而使得這項善政落個“口惠而實不至”之名。

       廣大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所需要的,既是一頓“免費午餐”,更是一頓“營養午餐”。不同地區的物價水平和飲食習慣都有一定的差異性,營養改善計劃是否能做到因地制宜?前不久,中國青基會的一個朋友跟我説過一件事,在西部某省的“蛋奶工程”執行一段時間之後,很多學生開始厭煩吃雞蛋,後來出現了校方要求老師每天清點雞蛋殼的事。營養改善是一個涉及多種學問的長期工程,缺乏統籌規劃、簡單化、“一刀切”的做法可能會留下不少弊端。

       我們還應警惕,防止營養改善計劃像紅會那樣陷入公信力危機。民間公益也好,政府慈善也罷,殺傷力最大的威脅無疑是公信力危機。在經歷“郭美美事件”之後,很多人都對公益慈善産生了觀望情緒。這是中國式慈善無法忽視的整體氛圍,營養改善計劃的相關各方必須認識到,要想將這個項目做實、做好、做久,就必須在公開和透明方面拿出更大誠意。營養餐費的使用情況不能是一本糊塗賬,截至目前,我們尚沒看到關於這160億元財政款項的任何公開賬目。

       從世界範圍來看,一個覆蓋地區如此廣泛的營養改善計劃,大致有三種運作模式:其一,地方政府和學校全盤接手;其二,中央政府招標採購,交給專業的社會組織來做;其三,政府和民間組織一起合力運作。第一種模式有太多“包辦”色彩,運作效率堪憂;第二種模式的前提是有專業、權威的社會組織,印度所採用的就是這種模式;第三種模式的核心是“1+1>2”,相對來説可能更適合我們,而且這種“多方合作、相互制約”的模式,在湖南新晃、廣西馬山等地“免費午餐”和“希望廚房”項目中已經初現端倪。

       要做好公益慈善沒錢不行,但單靠砸錢未必就能做好。從社會大環境來看,營養改善計劃要想兼顧效率和公平,不能搞“關門慈善”,必須讓社會力量為自己“護法”。只有以開放的姿態,接受普通公眾和民間組織的監督,充分激活社會善意,才能真正將好事辦好。

熱詞:

  • 營養改善計劃
  • 慈善
  • 民間組織
  • 中央財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