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陳思進:油價“虛高”背後的推手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8日 15: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在達沃斯年會開幕前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世界經濟展望》,強調油價將因供應短缺的擔憂而居高不下,成為大宗商品總體下降趨勢中的例外。近期,中東地緣因素直接反映在倫敦和紐約商品交易市場上,使得油價始終在每桶100美元上下高位遊弋。

  然而,原油價格已違背了傳統的供求法則,油價被控制在精心設計的金融市場體系和四大英美石油公司的手裏。可以説高達60%的原油價格,純粹是被大型投行和對衝基金炒高的。問題是,他們是怎麼做到這點的呢?

  首先,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和倫敦ICE期貨交易所是這場遊戲至關重要的兩個角色。第三個比較新的石油交易所,是迪拜商品期貨交易所(DME),但其董事會的大多數成員是美國或英國公民。他們通過西德克薩斯中質(West Texas Intermediate)和北海布倫特(North Sea Brent)這兩個等級的原油期貨合同,控制著當今全球的基準油價,再反過來設定大多數所謂的“自由”交易的石油貨量。

  但油價是由屈指可數的幾家從事石油交易的大投行,在極不透明的情況下確定的。他們對於誰想買進原油,誰想推銷原油期貨或石油衍生證券合同瞭如指掌,並以此來設定現貨原油的價格。對於大多數人來説,這是陌生的“紙上石油”(paper oil)的新世界。就像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所言:“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

  2006年6月,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的報告指出,“有大量的證據證明,是投機炒作導致石油和天然氣價格的顯著上漲。”儘管石油是特殊商品,屬於不可再生資源,但由於石油的定價權掌握在少數金融資本手中,因此油價經常背離供求法則,忽上忽下搖擺不定。比如,在2008年1月,眼看油價已衝破每桶100美元了,一些分析師卻故意製造輿論,宣稱油價將要突破200美元甚至400美元。自此之後,油價一路飆升至110美元、125美元、135美元、145美元一桶。然而,當油價在8月飆升至每桶147美元時,突然掉頭向下大幅下跌,讓做空油價的投行大發橫財,而高位接手者損失慘重。

  其實,當油價漲到一定的水平,特別是在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時,高油價難以持續。歐美國家訂單將不再發到人工低廉的國家,因為低廉的人工成本優勢,無法與高油價抗衡。在太平洋航行的貨輪上,集裝箱裏的貨物將變成一樁樁“削弱回報率”的買賣。而當油價處於高位時,人們會自然減少開車、減少旅行,如美國人在2008年8月的行車里程與2007年8月相比,就減少了150億英里。

  掌握了上述基本信息資料,機構便可以在2012年的適當時機,選擇做空或做多石油期貨。一個常見的投機策略是,由於石油交易是以美元結算的,所以當美國經濟面臨衰退、美元貶值時,那些對衝基金的投機資本甚至普通基金,都會想要進入更有利可圖的市場,就會賣空美元並做多石油,油價因此上漲。不過,這只是權宜之計,從長遠來看,美國需要強勢美元維持其霸主地位,因此油價不會長期高企。

熱詞:

  • 虛高
  • 油價漲
  • 做空
  • 推手
  • 石油交易所
  • 投行
  • 世界經濟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