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費雪:地方債投資保障房需風險控制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8日 09: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費雪 (財經評論員)

  在各種風險控制配套措施並不完善的情況下,這很可能為地方政府增加負債提供藉口,甚至出現資金被挪用的可能。

  媒體報道,財政部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地方拓寬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來源渠道,加大投入力度,確保不留資金缺口。財政部提出地方債券收入及房産試點地區的房産稅收入,專項用於保障性安居工程;各地可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中安排部分資金,用於支持國有企業棚戶區改造;從城市維護建設稅等收入中,安排資金用於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區外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相關規劃,“十二五”期間全國將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2011年目標更是1000萬套。宏觀分析,保障房是一項政府不得不推的政策。首先,對衝打壓房地産政策;其次,保增長仍舊是未來宏觀政策取向,房地産萎縮,中央政府希望通過保障房建設部分抵消其對GDP的影響。

  眾所週知,房地産涉及多個行業,一直是中國經濟不容忽視的部分,近些年房地産建設投資佔總投資比例已經超過25%。為避免限購帶來的房地産投資下降,中央政府對保障房的推廣仍舊可以期待。問題是,不少地方政府往往對保障房並不感冒。

  從地方政府角度考慮,保障房並不算一筆好生意。第一要素自然是錢,保障房建設所需資金來源仍舊未能完全解決,而目前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已經引起很多擔憂;進一步看,即使地方政府有錢,他們也更願意投入到回報更高的領域而不是保障房,譬如直接和經濟以及政績挂鉤的項目。

  也正因此,為了緩解地方政府的財力,本次許可地方發債進入保障房建設措施應運而生。回首2011年,財政部代理髮行地方政府債務及上海、浙江等四地自行發債共計2000億元,未來地方債籌資能力以及風險控制都引人關注。

  毋庸置疑,新出臺的政策是希望解決地方政府無錢興建保障房的財務問題,但這一政策也可能帶來其他問題。在各種風險控制配套措施並不完善的情況下,這一措施很可能為地方政府增加負債提供藉口,甚至出現資金被地方政府挪用的可能;即使相關資金投入保障房建設,因為保障房當前模式很難獲得盈利,也就是在財務方面並不具備可持續性,那麼未來對於地方政府也不是好消息。

  同時,這一政策能否抑制房價?目前看來並不容易。原因很簡單,因為保障房的供給並非針對商品房用戶,其目標用戶,往往是不具有購買能力的中下階層。相反,因為保障房佔用了更多城市土地,導致土地供給緊缺,這事實上反而可能抬高商品房建設成本。

  回頭思考,什麼是正確的保障房政策?世界經驗表明,對保障房的補貼放在需求一方更有效率,也就是補貼房屋居住者。筆者認為,我國內地應該更多參考人口大國的住房模式,而不是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城市國家和地區的經驗。細分之下,對中國內地而言,提供只有使用權的保障房比提供有産權的保障房更有可能避免各種尋租,建設保障房具體項目,由企業而不是政府來運作可能更為合理,也能極大避免浪費。

熱詞:

  • 風險控制
  • 房建設
  • 地方債
  • 房政策
  •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 抑制房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