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央視網評:微博問政,讓社會管理創新搖曳生姿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0日 12: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央視網評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王石川

      “咱霧霾天氣出門就把口罩帶上吧,別嫌麻煩,健康第一”,“討厭冬天的人注意了,今明兩天可能是近期最溫暖的日子了……一定要好好享受啊”。時值寒冬,北京、上海的天氣情況卻在以一種充滿親近感的方式不斷反映在兩地新近上線的政務微博發佈平臺上。隨著京滬兩市近期搭建的政務“微”發佈平臺上線,全國擁有數萬個“官號”的政務微博群體正在更加為公眾所關注,以新興的社交媒體為平臺,政務微博正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上踐行“執政為民”的理念。(12月9日新華社)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用這兩句唐詩形容政務微博井噴的盛況,並不誇張。數字為證,今年4月以前,全國政務微博的數量大約有6000個,而從4月至10月這短短半年間,新浪政務微博數量增長到之前的3倍,達到約1.9萬個。不止如此,京滬兩市還搭建了政務“微”發佈平臺——這種集束彈式的政務微博群,釋放的能量無疑更驚人,更值得期待。

      誠如專家所稱,如果説政府信息公開的一個標誌是普遍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那麼,政務微博的紛紛開通則算得上另一個“里程碑”。這個里程碑,可圈可點,釋放的意義將不斷呈現出來。

      政府部門推出政務微博,是大勢所趨。權威統計顯示,我國目前網民數量已經逼近“5”時代——超過4.85億人,在各網站註冊的微博賬號則達到約8億個,微博用戶每天發佈的信息量約為2億條。發微博已經成為不少網友的一種生活方式,深度影響著社會輿論格局。如果政府部門拋棄微博,排斥微博,蔑視微博,無疑是畫地為牢,無視網友的心理脈動與具體行動。

      微博問政,可以豐富社會管理創新。社會管理創新具有豐富內涵,在互聯網時代,對社會管理者的一大考驗就是如何正視這個龐大的虛擬社會,前不久人民日報刊文稱,社會管理創新,離不開“虛擬社會”管理創新,越早認識到這一點,工作就會越主動。面對公眾通過微博介入公共事務、表達個人觀點的“不可逆轉現象”,社會管理者的媒介素養尤顯重要。

      現實情況確實如此!一般來説,微博具有三大特點,一是點燃效應。調查顯示,國內不少公共事件都是發端于微博上——過去一年微博爆料首發的新聞事件約佔四分之一,然後網友參與,媒體介入,比如宜黃自焚事件,就先是微博傳播;二是放大效應。一件小事,經過微博的放大立馬能夠爆發,即時轉發,多人轉發,使微博信息呈幾何級數傳播,往往“網下剛冒煙,網上已燃燒”;三是組織功能。“它可以把全世界各地看似一點聯絡也沒有的人在不知不覺間組織在一起形成集體行動”,比如突出的案例是午餐計劃以及拯救乞討兒童等等。

      此外,“每一種技術或科學的饋贈都有其黑暗面”,微博也不例外,這也逼迫著政府部門改革社會管理。如此種種,皆需要政府部門不斷刷新思維模式,不斷開創管理模式,既要因勢利導,又要解決網友各種合理訴求。

      微博問政,豐富了社會管理創新,但應避免兩點,一是走形式,二是三分鐘熱度。這種提醒並非多餘。據報道,不少政府部門把開微博,當做一種時髦,盲目跟風,或者在民意的催逼下被動開通,服務意識卻沒有絲毫改變。現實中一些懶政、傲慢、推諉等不良作風也在微博和網站上展現,網絡的媒介屬性使其迅速放大,使這些醜態迅速傳播。

      有句廣告詞説得好,“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以激越的責任感,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意識,不斷創新社會管理,不僅是公民之福,也是提升政府部門形象和凝聚力的必由之途。

熱詞:

  • 微博問政
  • 社會管理
  • 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