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王石川:大學教育不能被實用主義裹挾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4日 12: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680萬人,比2011年增加20萬。為應對大學生就業難,昨天,教育部下發了《關於做好201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教育部表示,就業率連續兩年低於60%的專業,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11月22日《新京報》)

  毋庸諱言,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化教育走向了大眾化教育,由此帶來的現實難題就是大學生就業難。“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如果畢業即失業,這不是高等教育的榮光,而是恥辱。但是,大學畢竟不是職業培訓所,1918年,在北京大學的開學典禮上,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表示:“大學為研究學問之機關,不可視為養成資格之所,亦不可視為販賣知識之所,學者當有研究學問之興趣,亦當養成學問家之人格。”

  而現如今,對不少大學而言,談論學問有些奢侈,連販賣知識也難以做到,不少高校儼然成了職業技術學校或職業技術學院。著名學者錢理群感嘆,今天大學教育已經被實用主義所裹脅:知識的實用化----拒絕一切和實用無關的知識,精神的無操守----拒絕一切精神的追求與堅守。這是一種大學本性的喪失,大學教育的墮落。錢理群舉例稱,“(有次有人向)我提出了一個要求,要我舉例説明:我的魯迅課對促進學生今後就業有什麼作用。我聽了大吃一驚,一時語塞,甚至有點手足無措,而我的心卻隱隱作痛。”

  可以説,就業率連續兩年低於60%的專業,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就是被實用主義裹挾的産物。連續兩年就業低於60%專業將停辦,其粗糙與危險,一目了然,可想而知。

  首先,在"被就業"大行其道的現實語境中,就業率就是一個麵糰,想捏成什麼模樣就能捏成什麼模樣,別説60%,只要願意,只要膽大,100%的就業率也不難達到。如果單純看表面文章,而不是實際的就業情況,所謂的60%就業率,就會淪為欺上瞞下的遊戲。因此,硬性要求連續兩年就業低於60%專業將停辦,或將逼迫學校造假。

  其次,專業設置不能太急功近利。放眼當下,就業率極高的專業,在十年前也許並不緊俏,有時甚至是冷專業,風水輪流轉,現如今就業形勢好的專業,過了幾年也許形勢急轉直下,一個可以預料的結局是,相關專業停招的結果就是過了幾年變成稀缺熱門專業。這種目光短淺的做法,是對專業的不負責任,也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

  最後,大學教育不能過於市儈。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需要一批仰望星空的人,如果只設置就業率高的專業,那些冷門專業怎麼辦?比如哲學。有的人願意走出書齋,投身社會,經邦濟世,有的人則選擇青燈黃卷,皓首窮經,一些專業儘管就業率不高,但是,我們的靈魂需要,我們的國家也需要,因此不能隨便擯棄。

  耐人尋味的是,此次,教育部首次提出,要讓中小企業發揮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主渠道作用,積極為中小企業招聘高校畢業生搭建平臺。平心而論,中小企業確實是吸納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場所,中小企業也確實承擔著社會責任。問題的諷刺性在於,一到就業難,想到了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的生産壓力大,稅負高,為何不提及,不體諒?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哪來的好事?不少企業在稅負壓力下,紛紛夭折或者瀕臨倒閉,從不見相關部門有過半點仁慈與呼籲。要讓中小企業發揮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主渠道作用,就應該給中小企業鬆綁,為它們發展創造公平的空間,而不是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幫扶。當然,幫扶中小企業,教育部門力有不逮,還需要各級政府真正把中小企業的發展放在重要位置。

  當然,無論是教育部門還是高校,不是不能為大學生就業出謀劃策,但不能病急亂投醫,高校要反思的是,大學生就業難,究竟是專業設置問題還是教育出了問題?有的高校明明不負責任,教育與現實脫節,授課假大空,不具針對性,卻把責任推給專業,豈不是怪事?還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能力。美國杜克大學校長布羅德海德認為,高等教育是一種靈活性、人的思想,一種隨時準備好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具體的一項技能。無獨有偶,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也認為,大學教育不是職業培訓,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維持生存,而是為了生活。誠然,專業再熱門再吃香,如果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也會失業。

  大學教育不能被實用主義裹挾,如果高校一個個蛻化為職業學校,該有多麼可怕?

熱詞:

  • 大學教育
  • 就業率
  • 經邦濟世
  • 實用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