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劉義昆:就業率不是大學的全部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3日 09: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11月21日,教育部對各地發出明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明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到680萬人,比今年多20萬人。通知中指出,對就業率連續兩年低於60%的專業,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教育部還明確要求高校不準強迫畢業生簽就業合同。(11月22日《京華時報》)

  收視率是萬惡之源,很多人以為是崔永元説的;但崔永元説,這話是社科院時統宇教授説的。不過,崔永元又強調,“收視率是萬惡之源,沒有問題。”時統宇教授的意思是:片面追求收視率會造成很壞影響,之所以出現電視節目低俗化,便是收視率鬧的鬼。對於高校而言,畢業生的就業率當然很重要,但若“片面追求”,恐怕也會使之淪為“萬惡之源”。

  收視率造假現象屢見不鮮。為了保住專業,或者為了辦校政績,一些高校同樣也會在就業率上造假。網友舉例説,“臨畢業學校就給聯絡單位,不管去不去都給你簽一個;或者直接給你報參軍,結果就業率是100%!”是的,連GDP數據都屢屢曝出醜聞,就業率和收視率造假無疑像“小兒科”。 教育部同時提出,要大力引導畢業生自主創業。倘若“自主創業”也算就業,那樣一些“畢業就失業”的學生,會被填上“自主就業”,成了可想而知的事情。

  當收視率成為唯一追求時,電視節目便會通過炒作、媚俗來提高收視率,電視臺便會放棄社會責任。當就業率成為唯一目標時,一些專業便會給學生灌輸“成功學”的思想,以敦促其抓緊就業,卻忽視了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另外,也有某些專業存在先天缺陷,學生找工作雖然不易,但只要其具備了專業能力,卻能有一個較好的未來,譬如説新聞專業。還有一些專業就業情況或許不好,但對社會的意義重大,譬如説哲學專業。

  是的,就業率兩年低於60%,專業就可能停止招生,這是一種極為草率的做法。一方面,這一政策可能會導致高校造假;另一方面,則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讓某些專業遭遇逆向淘汰。於是我們看到,在央視,一些頗受社會好評的節目,因為收視率不高被停播了。同樣,在專業停招時,恐怕不能只看就業率,還要多看社會效益,評估其未來前景。

  人大校長紀寶成曾對“大學圍著市場轉”提出尖銳批評。他説:“這種認識不顧高等教育本質的屬性,不顧大學的天然本職的使命,把大學當成了市場經濟的附庸”。“大學圍著市場轉”的思想,無疑是錯誤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曾明確指出,“市場規律與競爭法則不適用於教育,教育不是經濟的一個分支,教育過程、目標、結果或教育産品都不能與經濟相提並論”。片面強調就業率,忽視專業本身的社會效益,也是“大學圍著市場轉”的表現。

  溫家寶曾説,“一所好的大學,在於有自己獨特的靈魂,這就是獨立的思考、自由的表達。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學。大學必須有辦學自主權。”——畢業生就業率雖然很重要,但卻不是大學的全部;大學是否有“獨特的靈魂”,才是教育部更該重視的問題。是的,只有把高等教育法確定的自主權還給大學,才有可能實現大學的學術權力核心化;只有讓教育者們徹底擺脫功利的纏繞,才可能實現大學精神與使命的回歸。

熱詞:

  • 學術權力
  • 大學精神
  • 收視率
  • 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