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葉子:對中國文化魂的堅守和創新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31日 08: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只要我們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有對中國文化根的尊重和揚棄、對中國文化魂的堅守和創新,也有對外國文化的包容借鑒,博採眾長,食而能化,化而能食,文化強國就不再是夢。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這成為舉世關注的亮點。

    一

       中國是文明古國。“歷史上與中國文化若後若先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倫、印度、波斯、希臘等,或已夭折,或已轉易,或失其獨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國能以其自創之文化永其獨立之民族生命,至於今日巋然獨存。”(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

       中國是文化資源大國。先秦諸子、漢唐氣象、宋明風韻……五千年文脈涵養出泱泱中華;天開萬象、鬼斧神工、厚德載物,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創造的文化爭奇鬥艷、萬紫千紅。

       但近代以來,古國蒙羞,生靈涂炭;大國不國,文化安在?可是許多有識之士,仍然沒有停止過追求文化強國的夢想。例如,胡適先生1933年就説過這樣一番動情的話:“緩慢地、平靜地、然而明白無誤地,中國的文藝復興正在變成一種現實。這一復興的結晶看起來似乎使人覺得帶著西方色彩。但剝開它的表層,你就可以看出,構成這個結晶的材料,在本質上正是那個飽經風雨侵蝕而可以看得更為明白透徹的中國根底——正是那個因為接觸新世界的科學、民主、文明而復活起來的人文主義與理智主義的中國。”

       可是,胡適先生夢中的文化中國,在當時還真是不可能實現的南柯一夢。只有新中國建立,站起來了的中國人民才能改天換地,使“中國的文藝復興”成為可能。但雖經全民“大躍進”,一窮二白還是揮之難去啊,建國十餘年了,毛澤東在《論十大關係》中還説:“我們一為‘窮’,二為‘白’。‘窮’就是沒有多少工業,農業也不發達。‘白’就是一張白紙,文化水平、科學水平都不高。”要建設一個經濟強國、軍事強國,還要建設一個文化強國,這是幾代中國人的強國夢。

       經過30餘年的改革開放,從整體上看,“窮”帽子終於甩掉了。但“白”呢?外人看我脫“窮”,驚訝地睜大眼睛;觀我治“白”,卻不屑地聳聳肩膀。不能不承認,我五千年文明古國、文化資源大國,至今還算不上文化強國。儘管我們文化建設成就斐然,但文化仍然繁而未榮。僅一斑可窺全豹:中國歷來是“書香”之邦,但進入新世紀,全國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總和,竟不及德國貝塔斯曼集團一家的年收入。文化強國之夢,此夢難圓啊。

    二

       到了當代,文化強國就不僅是夢想期盼,而是具有緊迫性的、強烈的現實需求了。

       向外看,經濟上的“人強我弱”開始逐步改觀,文化上的“人強我弱”也應有所改變。作為社會主義發展中大國,中國是在世界社會主義處於低潮的情況下高舉社會主義旗幟的。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增長,國際地位提高,要干擾和遏制中國發展,扳倒這棵大樹,靠硬實力越來越難,於是人家就多在軟實力上較勁,以意識形態滲透“圍剿”。當今時代,面對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世界格局,面對各種思想文化更加頻繁的交流交融交鋒,誰佔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誰就能夠更好地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向內看,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的矛盾仍然是社會主要矛盾。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既要讓人民過上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又要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更好滿足人民精神需求、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向前、向後看,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充分表明,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全民族創造精神的充分發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

       內察外看,瞻前顧後,審時度勢,文明古國大國,更待文化強國。中國共産黨十七屆六中全會,應著人民的呼喚,依照發展的規律,肩負歷史的重任,緊扣時代的脈搏,第一次以文化改革發展為主題,制定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行動綱領。

       文化強國,不能一蹴而就。但積澱了幾千年的文明古國和文化資源大國,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文化創造活力,定能厚積薄發。只要我們綱領科學,行動紮實,改革創新,充分發揮人民群眾文化創造的積極性;只要我們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有對中國文化根的尊重和揚棄、對中國文化魂的堅守和創新,也有對外國文化的包容借鑒,博採眾長,食而能化,化而能食,文化強國不再是夢。我們一定能建設一個與我國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文化資源相匹配、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佈局相適應、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三

       文化強國,要有現實基礎。其源泉,出自現實;其動力,也來自現實。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當代中國,越來越期待這強有力的“文化支撐”。例如,近日我到廣西北海,就分明聽見了急切的呼喚,感受到殷切的期待。

       北海,歷史上幾起幾落。兩漢時期曾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這個“外洋各國夷商源源而來”的“海疆第一繁庶之地”,晉代以後就盛況不再。19世紀下半葉開埠的北海,又一度迎來商賈如雲的興旺景象,短短數十年間“洋樓矗起,巍然並峙”,誕生了“開埠第一城”、“百年西洋街”,但貿易中心的地位很快又風流雲散。這樣的週期在上世紀90年代初再度重演:北海1992年、1993年世人矚目的“大開發熱”,持續了一年多便驟然退去。

       歷史上的三起三落,使北海人深切認識到,講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幾次機遇,不缺天時;北海沿海,不缺地利;一度人流如潮,也不缺人氣。缺什麼?潮起潮落中,為什麼總有一些人小富則安,因循茍且,被動觀望,怨天尤人,錯過機遇,痛失輝煌?究其根本,是缺乏深厚的文化素養和精神支柱。沒有“文化支撐”,天時來了會走,地利雖有不靈,人氣一聚就散。今天的北海要發展,固然離不開産業支撐,同樣也需要文化支撐。兩大支撐,缺一不可。

       文化支撐從哪來,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要從自己的土地上,從歷史文化的積澱中,發掘、生長、繁衍出來。北海人意識到,既然出路在開放,就要通過弘揚歷史文化培養人們對城市的認同感和榮譽感,用開放精神凝聚心智,提高市民素質,塑造城市品格,構成以開放為靈魂的城市先進文化和人文精神家園,把文化的張力變成城市的活力,把文化的影響力變成城市的競爭力,把文化的軟實力變成社會生産力。這種薪火相傳的文化定力,一旦成為強大的精神支柱,就能為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

       今日北海,已站到新的歷史起點。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作為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時期就與東盟密切交往的城市,其跨越發展,除了産業的興旺、經濟的繁榮,正在展現歷史文化的光大,塑造新的城市文化品格和城市精神。北海,在打造電子信息、石油化工、臨港新材料等三個千億元産業的同時,已經覺悟到、亮出了、夯實著自己的“文化支撐”。相信借著舉國上下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東風,北海會順勢而上,以文化的發展和繁榮,促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繁榮,走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循環。

       廣袤的中國大地,南北東西,有多少大山大海,何止一家北海?而且,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仙、這龍,就是文化傳統、文化底蘊、文化靈氣,就是文化自覺、文化精神、文化支撐。現在,20多個省區市都提出“文化大省”戰略,北京、廣東、江蘇、山東等省市的文化産業增加值超過千億元,一批總資産和總收入“雙百億”的文化企業成為領軍力量。

       即使在國際金融危機肆虐的2008年,我國的文化産業仍然逆市上揚,增速超過國內生産總值8%。中國文化出現了“發展里程碑”。政府近8年的文化基礎設施投入,是過去幾十年的總和,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已經建成;五大文化惠民重點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鄉鎮和社區綜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建設等,極大地緩解了基層群眾看書看報難、看戲看電影難、文化活動少的狀況;文化産品的供給前所未有的大,廣大群眾的文化選擇前所未有的多,目前我國是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産國、第一大電視劇生産國,年出書品種、總量穩居世界第一位。中國文化進入了“黃金髮展期”。

       文化強國不是夢,是中國13億人民的追求和努力,期待與奮鬥。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熱詞:

  • 文化産業
  • 中國
  • 經濟危機
  • 生産總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