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丁永勳:戴綠領巾涉嫌歧視不是創新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9日 08: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在學校裏人為製造兩個涇渭分明群體的做法,極其粗暴,根本無法起到“激勵”作用

       西安市未央區一小學搞教育“創新”,把學生按領巾顏色分成兩類:好學生戴紅領巾,學習不好或者調皮的學生戴綠領巾。這讓戴綠領巾孩子家長感到很難堪,認為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但學校堅持認為這並非歧視,而是激勵學生上進,下次爭取戴上紅領巾。(10月18日《華商報》)

       如果這也算創新的話,那簡直是在褻瀆教育。且不説擅改紅領巾顏色,違反了少先隊章程,當地少工委已明確表示反對。而通過顏色給人貼標簽,很容易讓人想起按家庭出身給孩子劃分“紅”和“黑”的時代,這是一種歷史的倒退。或許有人覺得這是言過其實,但它對孩子心理已經造成實際創傷。即使在劃成分的年代,也沒有強制每個人都要戴上顏色醒目的標誌,在學校裏人為製造兩個涇渭分明群體。這種做法之粗暴,令常人難以理解。

       也許學校沒有想這麼多,甚至“初衷也是好的”,但實際的做法,不僅涉嫌歧視,也違背教育常識,根本無法起到“激勵”作用。現代教育觀念認為,最好的教育是平等和尊重,充分發揮每個孩子的優勢和潛能。還有一種通俗的説法,沒有差生,只有差的老師。然而,實際上踐行這種觀念的學校和老師並不多,人們仍喜歡把學生分成好學生和差學生。綠領巾把這種區分具象化,並且推向了極致。

       有人經考證後指出,綠領巾其實早已有之,並非這所學校首創,也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邪惡。綠領巾曾是一些地方兒童團的標誌,被視為少先隊的下層組織和“後備軍”,不過這一繁瑣分級的組織形式,並不適合兒童心理特點和教育規律,因爭議較大被叫停。沒想到現在又被人拿來,當成一種“創新”。

       事實上,西安這所學校的綠領巾,並沒有體現出培育公民精神、激勵學生上進的意圖,劃分“紅綠”的標準,主要是學習成績和品德表現,至少在學生的認知內,已被當做區分好學生和壞學生的標誌。學習成績好壞,當然以考試為準;所謂思想品德,評價標準也大可懷疑,基本上是乖巧聽話之類,都離不開應試教育、成人世界那一套。

       按照教育規律,教育部門也曾明確要求,基礎教育階段應淡化考試,禁止按照成績排名。按照國外經驗,學生的考試成績,被視為個人隱私,不容隨意侵犯。但是,紅綠領巾等於把優等生和差等生明確劃分界限,甚至要求出了校園也不能摘下,對孩子的傷害,基本上等於在腦門上刻上“差生”二字。

       即使不考慮對學生的心理傷害,僅從世俗市儈的標準來看,很多後來的成功者,經常是大家眼中的“差生”;而那些乖巧聽話的好孩子,也可能泯然眾人甚至做出危害社會的事。這不是假設,往往就是我們身邊的例子。教育的這種不確定性,正説明以自以為是的標準給學生劃分等次,是多麼粗暴和靠不住。

       古人講有教無類,現代教育強調平等和尊重,都與人為給學生劃分等次的做法格格不入。基礎教育階段的孩子,無法理解這種近乎羞辱的“激勵”,未必會知恥而後勇,更可能受到傷害或産生逆反。對孩子的激勵和評價,也應儘早脫離應試和道德灌輸的窠臼,鼓勵孩子在發展個性、參與社會中贏得尊重和榮譽。 

責任編輯:魯楊

熱詞:

  • 綠領巾
  • 紅領巾
  • 教育
  • 歧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