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小學生戴綠領巾惹爭議 評論稱比抽教鞭更加惡毒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9日 03: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個孩子坐上家人的自行車,便將綠領巾摘了下來。

  在西安市未央區第一實驗小學,學生們被分成了兩類,一半孩子戴著鮮艷的紅領巾,另一部分孩子則戴著綠領巾。該校老師解釋,學校給學習、思想品德表現稍差的學生發放了綠領巾以資激勵。“告訴他加油努力,下次爭取戴上紅領巾。”但家長並不認可這一做法,指責此舉會對孩子心理造成極大創傷。(《華商報》)

  在排名次都已飽受詬病,並被越來越多的學校摒棄的21世紀,竟然還有學校和教師嫌隱性的激勵不夠,還要以綠領巾昭告天下,給幼小的孩子公開塗抹招人恥笑的顏色,真不知道,這所學校的教師是在教育學生,還是在傷害學生?

  反對

  扼殺個性令教育蒙羞

  綠領巾不利於孩子對紅領巾的認知與尊重,同時使“差生”有了一種低人一等的標識,容易讓孩子幼小的心靈産生自卑感,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差生戴綠領巾讓我們的教育蒙羞。

  綠領巾折射出的是義務教育的一大死結,不能激發學生上進,只能“戴出”應試教育之醜。平等接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按學習成績和思想品德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説到底,就是按考試成績將小學生分為好生和差生。這所學校急功近利的做法,實質就是對教育公平理念的顛覆。追溯源頭,根子在現行教育評價考核體制出現了扭曲。儘管教育部已在制定《教師教育標準》,其中的一項內容就是教師要尊重孩子的學習權,與學生平等地對話;教師必須要研究教育對象,杜絕“目中無人”的教育方式,但是,不徹底摒棄應試教育模式,學校和教師的利益考量將一直拿成績説事,所謂“差生”難以鹹魚翻身,綠領巾還會迎風飄揚。

  2001年美國總統專門簽署了一個“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旨在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公平教育與均衡發展的機會,並以此來考核評價教師和學校,這值得借鑒。要從改革教育方法和教師評價機制開始,不僅要求教師不單單做“教書匠”,從“教會知識”轉向“教學生會學知識”,即所謂“授之以漁”,還要建立問責機制,禁止任何學校、任何年級的教師以任何藉口將學生分為好、中、差;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充分尊重人的發展;尊重每個學生的特長;尊重學生學習能力上的千差萬別;尊重學生的個性傾向和心理特徵。綠領巾只會讓差生在被歧視中扼殺個性,最終厭惡學校生活,抵觸被教育,這無疑是在向應試教育亮出“黃牌”。

  梁江濤:比抽教鞭更惡毒更可惡

  以“綠領巾”來鞭策“後進”嚴重違背教育規律。古代先賢孔老夫子在教育上提倡“有教無類”理念,其意包含有教育對象的普適性,也包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教育辯證法思維。以一個學校或教育者的“標準”來衡量學生們的“好中差”,這樣的做法只能歸為簡單粗暴。愛迪生在小時候就是一個所謂的“差生”,不僅“笨”還考“倒數”,退學之後在其母親的教育引導下卻成了讓世人敬仰的大發明家。教育的本質和道理正在於此。而在現代教育理念中,越來越排斥給學生劃分好中差和排名次的做法,反映出來的正是符合和尊重教育規律的理念。

  在舊的教育理念中存在“鼓勵先進和鞭策落後”的説法,但採取什麼樣的“鞭策”手段以及應不應“鞭策”值得商榷。理性的現代教育理念中,其實“鼓勵”本身也是一種“鞭策”,對於未受到正面激勵的學生,“不激勵、不鼓勵”本身就是一種“鞭策”。在成人世界裏,我們愈來愈多地以“激勵”來代替“鞭策”,對心靈發育不完善的中小學生、幼兒群體更應如此。

  而一個給學生戴“綠領巾”的做法,顯然更注重懲戒性“鞭策”而忽略了正面鼓勵。這樣的單純注重“鞭策”卻不考慮學生心理感受的“教育方式”,本質上和對學生犯錯後毫不留情的“教鞭”一樣,會直接傷害學生的自尊、人格。甚至比抽教鞭的做法更“惡毒”、更可惡,因為“教鞭”的懲戒只有一次,而戴“綠領巾”的懲戒卻是長期的戕害只要學生一天不摘下來就意味著一天的恥辱、一天的無地自容。這種只滿足教育者功利之心的做法,還是早日叫停的好。

  畢曉哲:評判只能製造“套中人”

  “學校把佩戴"綠領巾"的這部分學生稱為"苗苗少先隊",作為預備培養。”按照該校老師的這種解釋,似乎“紅領巾”“綠領巾”就相當於少先隊不同杠數的臂章,小隊長戴一道杠、中隊長戴二道杠、大隊長戴三道杠,如果你有幸成為湖北武漢市少先隊總隊長,還可以戴五道杠。看起來,“綠領巾”倒還是個榮譽標誌呢。

  但是,有誰會相信這種解釋呢?很顯然,既然“紅領巾”是進步的標誌,那麼和它相對的“綠領巾”就不會是什麼好東西,學校和老師的解釋,就連年幼無知的孩子們都哄不了。要不然,為什麼佩戴“綠領巾”的孩子一齣校門就急急忙忙地取下裝在書包裏?

  説到底,“綠領巾”就是該校給孩子們分等級的一種標誌,學習好的、聽話的孩子可以佩戴“紅領巾”,學習不好的、調皮的孩子必須佩戴“綠領巾”。你想脫下“綠領巾”佩戴“紅領巾”嗎?那就必須得乖乖地認真學習,循規蹈矩,不要有奇思異想,不要有出格行為,更不能頂撞老師!“綠領巾”制度之下,調皮孩子的自尊固然受到傷害了,但是學生更加好管了,老師工作也更加輕鬆了,校園更加井然有序了,善哉善哉!

  如果一個人從小學的時候就被“綠領巾”之類的標誌劃分了等級,為了做一個被學校和社會承認的“好學生”和“好人”,必須遏制住自己任何一點出格的想法,循規蹈矩地完成學校和社會設定的“規定動作”,即使再有天分,也會在成長的過程中被一點點消磨掉。在這樣的環境中,只會産生“套中人”,難以産生喬布斯。我們想要擁有自己的喬布斯,就要先把學校裏和社會上所有的“綠領巾”都摘掉!

  陸汝安:觀察出此“高招兒”教師無能該下課

  綠領巾的做法係借鑒,實際上,這是學校推脫責任的遁詞。因為這一“創意”,既受到學生的反對,又受到家長的質疑;而且,陜西省少工委明確表示,“我們不支持學校這種做法。”這大約才是他們“謙虛”的原因。

  然而,綠領巾已經實實在在戴在了孩子的脖子上,並且也以“學習、思想品德表現稍差”的標簽,深深地刺傷了孩子,也刺痛了家長。想想一個一年級的新生,家長送進學校,就是來接受全面教育,謀求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他們是一塊塊等待雕琢的璞玉,是否成才,學校有著天賦的責任,也是義務教育法的要求。這麼小的孩子,就以這樣明顯的標識區分開來,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打上等級的烙印。與其説是激勵,毋寧説是戕害,終生難忘的戕害!

  早在2004年,共青團中央已開始在全國追查“變色紅領巾”,為什麼時至今日,這所小學仍然錯把癰潰當桃花?撿起過時的破爛,當作時髦的利器。説穿了,他們既不與時俱進,也不能甚至不會對孩子因人施教,進行差別教育,一把鑰匙打開一把心鎖,而只能用有色領巾,把他們大而類之。這是黔驢技窮,是教育惰性和無能的表現,也是最為幼稚的思維方法。真的需要激勵需要提高的人,倒是這些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如果不加強業務學習,不懂現代的教育理念,不進行知識更新,指望他們培養出合格的復興中華的人才,簡直是妄想!想出如此“高招兒”的教師,缺乏為人師的基本素質,從對學生負責,保證學生能身心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這樣的老師下課越早越好!

  雷鐘哲呼籲別給孩子繫上“心靈死結”

  把“好學生”與“壞學生”區別開來的做法,實際是給這些佩戴綠領巾的學生心靈上係了一個“死結”。綠領巾作為一種差生的標誌,讓他們天天佩戴著,客觀上已變相給孩子劃分了等級,讓孩子們稚嫩的心靈受到極大的傷害,使他們産生自卑感,對他們的心理成長危害甚大。學校以紅領巾、綠領巾對學生進行區隔,對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是極不公平和人道的。

  這種扭曲的評價方法,不是在激勵落後的學生,而是在把學生推向一個無法解脫的困境之中,學校和老師就真的忍心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上製造傷痕嗎?這個“死結”只要回憶起來或被人觸及,他們就會隱痛不已,他們對學校學習和生活的記憶就不堪回首,這甚至於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

  井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