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郝洪:消除絕對權力才能破受賄“慣例”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3日 09: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有強大的、缺乏制約的權力為基礎,有垂手可得的利益誘惑,任何制度設計不過是空中樓閣,徒留觀賞。

       所謂腐敗窩案,總是離不開招投標一類的故事,新近曝光的北京地稅系統腐敗窩案亦是如此。圍繞稅務局發票系統、IT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運行維護項目和稅控收款機、稅控器、金融稅控收款機選型等項目招投標,包括原局長王紀平在內的北京地稅局多名官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在設備採購上玩資金乾坤大挪移,涉貪金額高達3000多萬元。

       案發後,涉嫌貪污金額高達千萬元的兩位腐敗窩案主角,王紀平以及北京市地稅局信息系統運營維護中心原主任刁維列保持沉默,倒是受賄186萬元的北京市地稅局計劃財務處原副處長彭英斌hold不住,連連“喊冤”,聲稱“(收的錢)是他們按照‘慣例'給我的,應該是其(工程)利潤的三分之一”。

       原來,這一切都是“慣例”惹的禍。因為在參與單位招投標過程中,向評審專家推薦公司,就要收受好處費;因為在工程施工及結算等過程中為企業提供幫助,就要按比例提成;因為動用手中的權力,處心積慮抬高設備採購價,就有權利從企業所得的高額利潤中分一杯羹。

       所謂“慣例”,不過是錢權交易的潛規則,是權力可以變現的官場思維。引進競爭的“招投標”制度設計,本身是為了遏制腐敗,避免錢權交易,可是,現實中漸漸地卻演變成了腐敗的溫床,尤其成為腐敗窩案的高發區。這究竟是招投標制度的內傷所致,還是招投標制度之外大的制度環境使然?

       招投標制度本身包含著“審批”“招標”“公開”等多層次的把關設計,遺憾的是,監督不到位,所謂“審批”“招標”“公開”,表面上制度設計環環相扣,實際上都是在絕對權力所能控制的範圍內進行。王紀平等人手中握有財政大權,或是項目審批權,而這些權力本身缺乏嚴格的監督和制度制衡,管理權、操作權、監督權集于一身。絕對權力之下,投標人、腐敗官員之間形成嚴密的腐敗鏈,表面上程序公平,暗地裏卻沆瀣一氣,串通操縱招投標。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有強大的、缺乏制約的權力為基礎,有垂手可得的利益誘惑,任何制度設計不過是空中樓閣,徒留觀賞。在掌握著財政、審批等絕對權力的王紀平們看來,包括“招投標”在內的所謂制度,不過是他們錢權交易的擋箭牌。在這個擋箭牌下,王紀平們和那些不法分子一起相互借力,侵吞著國有財産和社會財富,共同的利益將他們捆綁在一起,形成巨大的社會黑洞。

      漏洞百齣的“招投標”制度固然需要修復,更需要建立的是對權力的監督體系,只有消除絕對權力,才能從根本上打破王紀平們的“慣例”。

       綜觀各地的腐敗窩案,王紀平們浮出水面,多數是由偶然小事引發,或由腐敗分子情婦舉報,或因行賄企業被查而牽連,少有社會監督制度的作用。那些我們一直為之呼籲的、真正能有效監督權力的制度——人大監督、新聞監督、司法監督等監督遠不到位,官員財産公開等有效監督機制仍然遙不可及,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消除王紀平們錢權交易的管理和權力變現思維是不可能的任務。

責任編輯:魯楊

熱詞:

  • 權力
  • 腐敗
  • 地稅
  • 發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