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喬志峰:“貧百強”是怎樣的一個怪胎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2日 09: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日,一個名為“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的機構在各大媒體公佈第十一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中國中部百強縣(市)”、“中國西部百強縣(市)”等評比榜單,其中竟出現17個國家級貧困縣,引發公眾的關注和質疑。面對“百強縣評比是否收費”等提問,“中郡所”所長劉福剛邊拍記者後背邊説:“咱別報道行不?等這事兒風頭一過,我請你喝酒!”(10月10日新華網)

  既是可憐兮兮的“國家級貧困縣”,同時又是響噹噹的“全國百強縣”。為何這兩個看似水火不容的身份,竟然實現了神奇的“合體”,並且這樣的地方還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大群呢?面對“貧百強”這個無與倫比的怪胎,或許有人會讚嘆“這是一個奇跡”。實際上,只要略諳中國國情者對此都不會感到太多的意外。

  “國家級貧困縣”一直都是很多地方千方百計爭搶的“桂冠”。據媒體報道,1986年起我國啟動大規模扶貧開發政策,當時劃定為國家級貧困縣的有258個。25年之後,重新認定的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到592個。中國緣何出現“爭當貧困縣”怪象?説到底,還是一個“利”字作祟。有了貧困縣的帽子,就能獲得扶貧款、享受到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因此有一些學者建議,國家級貧困縣這一設計存在不少漏洞,如今若通過提高進入門檻來彌補缺陷已沒有多大意義,應調整或取消國家級貧困縣制度,應面向村級甚至面向個人,建立起普惠性、廣參與的扶貧機制,減少資源分配的中間層次。可惜的是,由於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權錢分配,各地爭當貧困縣的鬧劇至今仍在上演。

  “全國百強縣”是領導政績的“香餑餑”。“百強縣評比”之所以大行其道、愈演愈烈,與一些地方政府官員的政績需求不無關係。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地方領導人的講話和報告中,“進入百強縣”成為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已經上榜的“百強縣”則把“進位爭先”當作下階段任務。有了“全國百強縣”的幌子,官員就有了“政績”甚至吹牛升遷的資本。這無疑會對不少官員産生巨大的誘惑力。

  “國家級貧困縣”我所欲也,“全國百強縣”亦我所欲也,這代表了硬幣的兩面——“反”、“正”都是“利”呀。魚和熊掌很難兼得,但在我們這個無與倫比的時代,“國家級貧困縣”和“全國百強縣”這兩個看似水火不容的身份卻可以兼得。“中郡所”工作人員朱先生透露説,有不少縣市希望提高自己在“百強縣”榜單的名次,這就需要合作收費。“‘中郡所’官網有‘縣域經濟論壇’‘縣委書記和縣長論壇’‘地市州盟’等多個欄目,平時會策劃專題報道,收費標準從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記者發現,不少縣市領導在這裡發表了署名文章。看見沒有,所謂的“全國百強縣”就是這麼“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那麼,某些地方的“國家級貧困縣”又是咋來的呢?這事兒不能説太細。其中是否存在“跑部錢進”之類的“潛規則”,恐怕只有經辦部門和經辦人心裏最清楚。

  “貧百強”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怪胎?一時半會兒還無法盡言,但繞來繞去無非兩個字,一是“權”,一是“錢”。如果將其歸入“中國特色”之一種,估計不少人都應該不會反對吧。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國家級貧困縣
  • 全國百強縣
  • 百強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