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冰歌:棄“房産”保“遺産”,彰顯執政眼光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0日 09: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今年“十一”黃金週期間,臺兒莊古城的遊客量突破16萬人次。臺兒莊古城管委會主任王廣部説,這只是臺兒莊古城重建以來華麗轉身的外在表現。近年來,臺兒莊捨棄一批房産開發項目,復活了一座即將湮滅的千年古城,引入眾多文化遺産項目,走出了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新模式。(10月9日《齊魯晚報》)

  筆者沒有去過臺兒莊,暫不能領略臺兒莊古城的模樣。但時下,很多地方的一些文化古跡在推土機的推動下轟然倒去,然後變成了樓盤,而臺兒莊人卻是“棄房産保遺産”,實屬稀罕。這種稀罕裏,體現的是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彰顯的是遠見的執政眼光。

  文化古跡是什麼?對一個民族來説,她是賡續綿延的記憶載體,對於一個城市來説,她是歷史的留存,也是一筆寶貴財富。而臺兒莊是抗日戰爭時期“臺兒莊大戰”源地,是八年抗戰正面戰場第一場勝利,據説而今尚有53處戰爭遺存。保存這樣一個城市的記憶,就是在保護歷史的延續性,保留人類文明發展的脈絡。

  事實上,臺兒莊人“棄房産保遺産”給當地帶來了一勞永逸的收益:經過發展,現在古城一期資産增值達到100多億元。若只是實施房地産開發,4億元的投資,最大化計算也只能得到8億元的回報。不僅如此,還為臺兒莊帶來了社會效益:不到兩年引客200多萬,帶動了文化旅遊業發展,增加了就業崗位……可見,一邊是經濟賬,一邊是文化賬,就看你怎麼算,若是把文化賬算好了,同樣可以轉化為實實在在的並且是利及子孫的效益。

  然而,一個時期以來,對歷史文化,為了保護而保護的並不多見,在一些地方官員的眼裏,文化是只能生金蛋的雞,保護就是為了開發。正因為如此,“拆真文物建假古董”之風在全國盛行。更有甚者是毀了古跡搞房産,讓一些“老房子”“老建築”被高樓大廈所替代。

  城市建設應當尊重中國文化,尊重城市原有的特色。中國歷史文化的傳統太珍貴了,本不該被那些虛假、膚淺的標準概念淹沒。早年建築界有一句被建築師們經常重復的話:“建築創作從尋找城市開始。”而在很多時候,忘懷其實是一種超乎我們所能負擔的奢侈,而忽略則是一種來自心靈的虐待。但願我們的城市管理者能像臺兒莊一樣,在經營城市上多用點戰略眼光,不要因一時的經濟發展毀掉一座城市的文化記憶——失憶的城市將失去魅力。(張冰歌)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房産
  • 遺産
  • 執政
  • 房産開發
  • 古城
  • 老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