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央視網評:你究竟想要什麼樣的“長假”?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07日 11: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央視網評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鄧海建

  國慶長假悄然掀過,在部分城市旅遊節慶活動的助推下,旅遊市場繼續保持高位運行。據全國假日旅遊部際協調會議辦公室發佈的每日通報數據計算,黃金周前5天,鐵路方面總計發送旅客約3400萬人次;民航局網站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十一”假日前5天,民航旅客運輸量約420萬人次。(10月7日中國新聞網)

  每當這些數字盤點出來,總有專家或論者義正詞嚴地提醒公眾:長假弊端不容忽視。在“十一”黃金周的反思中,呼籲拆分聲音年年鏗鏘,今年亦然。理由無非是耳熟能詳的那些方面:譬如景點人滿為患,超負荷接待導致旅遊資源過度損耗;道路交通擁堵不堪,安全事故必然增多;供求關係變化導致旅遊價格上漲,而接待量的劇增又使得服務質量縮水,消費者利益受損……諸如此類,不一而足。意思就是一個:國慶長假,最好也該“分家”了。

  “分家”的好處,當然是終結集中休假的弊端。最好的佐證就是2011年國慶長假中,故宮的“人滿為患”:10月2日,故宮接待遊客數達12.78萬人,10月3日又達11.96萬人;而北京假日辦認為,故宮的最大容量是日均6萬,最佳容量是5萬人。有媒體稱,故宮在假日期間的人海,已踏破文物保護的底線。人太多,解決的辦法自然是“做減法”。

   “黃金周”究竟是太長還是太短?貌似一直是個正説反説都有理的話題。自打1999年設立之後,沒過幾年,其存廢就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幾年前,五一“黃金周”灰飛煙滅,現在,一齣問題又打上十一“黃金周”的主意。最分裂的是:當年五一“黃金周”落幕的時候,也是那麼一幫人,言之鑿鑿拆分之禍,而今轉身又嫌國慶長假太礙眼——公共政策竟成繞指柔?

  長假短假,凡是有利必有弊。黃金周衍生的諸多問題,本身並不在於長假本身,而是平日裏公共治理欠賬的“集中爆發”。譬如旅遊業,流量控制制度與消費提示技術在哪?譬如交通,擁堵難道僅僅是個資源問題?譬如旅遊服務,人多一定是質量下降的必然誘因?……起碼有一點是眾所週知的:“黃金周”休假制度是個舶來品,諸多國家都有集中休假時段,那麼,它們為什麼鮮有類似“嚴峻問題”發生?

  公眾當記得一個經典案例:清華教授蔡繼明建議將五一長假拆分之後,網友在百度上設置“蔡繼明吧”,僅侮辱性帖文就有3000多條,蔡教授此後起訴百度,索賠210萬餘元。是非早已斷定,但拆分黃金周之悖逆民意,多少可以窺斑見豹。有一點是肯定的:目前的“黃金周”,對於安享帶薪年休假的階層、或對於寒暑假雷打不動的群體,以及某些自由職業及離退休者來説,多那麼一個或少那麼一個意義並不太大——但對於最廣大一線勞動者來説,每個法定長假都是難得的家庭聚會日,是“形勢所逼”而非“權益所得”之下的休息日。

  長假拆了,又怨恨其短;假期有了,又痛訴其長——那麼,你究竟想要什麼樣的休假呢?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國慶長假
  • 公共治理欠賬
  • 想要的假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