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保障外來兒童求學要獎罰並舉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05日 10: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對地方政府保障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教育權,顯然應當建立起一套績效評估機制,而不是靠各地自行上報的紙面數字。

     教育部近日傳出消息,中央財政將設立“扶持城市學前教育發展獎補資金”,該資金一是用於扶持進城農民工子女入園,按各地接收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園人數和幼兒園預算內生均教育事業費投入水平,確定獎補資金;二是用於扶持企事業單位辦幼兒園和集體辦幼兒園,依據各省制定的政策措施和扶持資金數給予獎補。

     中央財政按各地接收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園人數進行獎補,這對於許多正在為孩子“入園”而困擾的外來家庭而言,無疑是個令他們挺直腰板的利好消息。聯絡到此前早已實施的,中央財政對外來兒童義務教育問題解決較好的省份給予獎勵的政策,不難看到,從學前教育到義務教育,保障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教育權,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分擔機制雛形已現。

     獎勵的方式,當然有利於喚起地方政府保障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教育權的積極性。不過,這種政策成功的關鍵在於,一來,這樣的“獎勵”,要有足夠的“誘惑力”,真正為地方財政減壓,從而讓地方政府重視並積極爭取這筆獎勵。以保障外來兒童義務教育權的獎勵為例子,2009年中央財政下撥獎勵資金20億元,2010年這一數字則為45.68億元,翻了一倍多,顯然這一數字還有增長的空間,有關方面應該建立明確的獎勵標準,如按生均教育經費的一定比例,根據人頭進行獎勵,如此,獎補政策才名至實歸。

     二來,這樣的獎勵要做到公平與公正,而要實現這一點,對地方政府保障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教育權,顯然應當建立起一套績效評估機制,而不是靠各地自行上報的紙面數字。這樣的績效評估應當包括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門檻的高低、費用的承擔水平、入學人數的比例等等,而這種評估,不妨可以交給中立的第三方來做,如專門的教育研究機構等等。具體的評估結果,以及獎補資金分配的方案,理應每年向社會公佈,接受監督。

     更要看到的是,保障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教育權,不能單純靠獎勵。須知,中央財政的獎勵再多,也不可能完成承擔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費用,實際上,地方財政無論如何都要拿大頭,所以許多地方未必會買獎補政策的賬。一個明顯的例證就是,保障外來兒童義務教育的獎勵政策實施已多年,但在許多城市,外來兒童的入學問題依然突出。

     因此,獎勵之外,也要建立罰則。對於那些漠視外來人口納稅貢獻,不幫助甚至反而阻礙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求學的地方,理應進行追責。這樣的追責必須動真格,給地方政府以觸動,例如,可以考慮,將中央財政獎補政策與其他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挂鉤,獲得獎補連續幾年排名末尾的地方,中央財政減少對地方經濟建設項目的支持;取消排名末尾的地方參加評優評先的資格;將保障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教育權納入地方主政官員的政績考核等。

     如此獎罰並舉,官員才會不得不將保障打工者子女教育權,當成工作的一大要務,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從此,外來兒童求學將不再難。

責任編輯:張鑫

熱詞:

  • 保障
  • 外來兒童
  • 求學
  • 獎罰並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