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袁新文:莫讓教輔成“教腐”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2日 13: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教輔氾濫成災,幾成過街老鼠,學生不堪其苦,家長無可奈何。雖然有關部門三令五申,要求治理教輔亂象,然而收效甚微,亂得依然離譜。近日,新聞出版總署出臺新舉措,擬從出版環節把住質量關。人們在充滿期待之餘仍不免疑慮重重:把住了製作環節,能否把住使用環節?管住了出版社,能否管住學校?

  人們總是把教輔的“多、亂、差”歸罪于現行教育體制。的確,目前的教輔絕大多數是為考試和分數服務的。沒有應試教育大行其道,就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市場需求;沒有肥肉一般的利潤,也就不可能有這麼多出版商趨之若鶩。因此,只要應試教育不改變,教輔亂象就很難根治。

  但是,這決不意味著,可以拿教育現狀作藉口,對教輔亂象縱容姑息,無所作為。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改變應試教育生態,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這樣的前提下,難道我們對教輔亂象就束手無策、一籌莫展嗎?

  當然不是!只要對教輔亂象分析研究就會發現,在整個教輔利益鏈條上,學校和教師也是不可忽視的環節,在利益的驅動下,他們其實也是教輔亂象的重要“推手”。

  即使是在政府部門種種“禁令”之下,仍有一些學校和老師把教輔當作搖錢樹,通過不同手段“撈一把”。有的學校和老師直接向學生推銷教輔,從中拿好處、收回扣。陜西省藍田縣藍關鎮的一所學校,六年級老師讓學生買教輔資料,並收取回扣,引起家長強烈不滿,群眾竟呼籲學校“饒了學生”。有的學校和老師低買高賣,強迫學生買教輔書。在湖南省郴州市的一些中學,學生課桌上有30多本書,不是教學課本,不是必需的教材,不是學生自願購買,而是國家教育部門明令禁止、學校老師強制讓學生購買的教學輔導材料。也有的學校和老師讓學生到指定地點購買教輔,招致家長們質疑。鄭州市的一所雙語學校,老師發短信建議到指定市場給孩子購買指定教輔,該市場賣該種教輔的只有一家商戶。學校、教師為學生統一推薦教輔的現象,在鄭州市中小學校比比皆是……

  與這些明目張膽向教輔“淘金”的行為相比,一些地方的學校和教研機構的做法要“斯文”得多。在一些教育發達地區,一些學校和老師不屑于用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教輔,於是他們就自己動手,親自編寫各科的“輔導資料”、“同步練習”、“延伸訓練”、“模擬試題”等等,以散頁的形式發給學生。這些變相的教輔有的由本校“名師”編寫,有的則是區縣教研機構統一組織編寫、印刷,由學校統一徵訂,質量比書店裏魚龍混雜的教輔有保障,內容與本校、本地教學更貼近,學生誰敢不買?誰敢不訂?因此,即使書店裏一本教輔不賣,這種變相的教輔仍然風行。

  正像各種培訓班、補習班一樣,強勁的市場需求,必然攪動利益漩渦,對學校和老師形成很大的誘惑。如果不能堅守教育的底線,不能堅守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者很容易受到利益驅使,為各種教育亂象推波助瀾。

  針對教育現實,治理教輔亂象,不僅需要著眼長遠,改變應試教育現實,凈化學生書包,減輕學生負擔;同時,也需要立足當下,把住教輔的使用環節,從機制上斬斷利益鏈條,還教育一片凈土。莫讓教輔成“教腐”,別把書包變錢包。被稱作“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育工作者是否當以此自省呢?(袁新文)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教輔資料
  • 教輔書
  • 教育教學改革
  • 亂象
  • 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