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劭強:“圍觀”劉老根會館別偏離問題的靶心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23日 09: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名人門前是非多。趙本山的劉老根會館剛開業,就被文保人士實名舉報破壞文物。舉報稱,其所佔用的四合院中,有一個為不可移動文物“晉翼會館”,該會館被改造成最低消費18萬元的私人會所,且懷疑在裝修中被改變原貌,屋頂增加罩棚,院內設游泳池等。對此,東城區文物部門以“會館只是加蓋了罩棚,沒有動文物本體”,“只是進行內部裝飾”回復舉報者,但蹊蹺的是,舉報者隨後接到電話,稱本山傳媒集團的工作人員希望與其見面“溝通溝通”。(8月22日新京報)

    越是名人,越會遭遇輿論的檢視,也越應該經得起輿論的檢視。這是信息時代和開放社會的一個必然。所以,當劉老根會館剛開業便爆出侵佔公交車道和涉嫌破壞文物時,當事各方不必過於敏感,事實該是怎樣便是怎樣,沒有必要因為輿論的關注就感覺有人在“挑刺”,只要及時地公開相應的信息,一切按照程序去處理,事件就沒有多麻煩、多複雜。同時,公眾也應該理性地“圍觀”這樣的事件,因為公眾的輿論必然會對當事人造成各種各樣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到事件的發展,而只有理性的輿論才能對事件的發展起到正面地推動作用。

    在新聞中,劉老根會館被關注主要源自兩個看點:最低消費18萬元的天價與涉嫌破壞文物的行為。這兩個看點中的任何一個都足以掀起輿論的風浪。首先,“天價”是一個“敏感詞”,尤其是在物價飛漲、貧富差距拉大的社會背景下,天價總是讓人感覺到不能承受之壓力。其次,“文保”最近也成了“敏感詞”,文物保護的現狀以及能力著實讓公眾著急,人們不能接受文物保護單位成為個人會館的現實,不能理解原本應該嚴肅認真到極致的文保何以總是出現低級失誤。

    當劉老根會館與“天價”、“文保”這兩個敏感詞都搭上邊時,輿論註定不會放過它。但客觀地説,消費天價與涉嫌文物破壞還真不是一個層面的事情,二者性質不同,影響也不同,公眾應對這兩個問題分開看待,不必因為天價而先入為主地對劉老根會館産生偏見,也不能因為天價的存在就對後續的判斷産生影響。從判斷分類的角度看,劉老根會館有沒有對文物造成損壞是一個事實判斷,在進行這個判斷時不該摻雜太多的情緒。只有把兩個問題分開,才有助於事情的整體進展,也有助於厘清一些極易混淆的問題:天價到底是不是敏感詞?價值判斷應該跑到事實判斷前頭嗎?歸根結底,劉老根會館最值得關注的地方,是這個會館有沒有造成文物的損壞。

    為何説對於天價無需敏感呢?因為,天價是市場經濟自由的一種表現,既然在競爭中商傢具有自主的定價權,他們當然可以把價格定得很高,任何時候,商家都不是慈善家,他們不會去承擔緩解公眾焦慮的任務。而且,天價也不會對消費者産生實際的危害,買不起天價的東西,看不慣天價的現象,不去買不去看便是,何必因為天價的新聞而自尋煩惱呢?從根本上説,天價只是市場定位的問題,價格定的是否合適應該以實際“銷售”情況作驗證,而不是由公眾的情緒或意願來驗證。

    劉老根會館的真相到底怎樣,有待於調查的繼續深入,有待於相關部門的持續跟進。在此期間,公眾當然可以對此事件進行監督,而且公眾的輿論監督將有助於將事情更客觀地呈現出來。只是,在監督時應該弄清事情的關鍵點,不能偏離了問題的靶心,也不能讓情緒化的表達代替了嚴謹的判斷。説到底,輿論監督的目的是為了促進真相的調查和問題的解決,而不僅僅是一場情緒的宣泄。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天價
  • 劉老根
  • 圍觀
  • 會館
  • 文保
  • 挑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