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木木:“習慣性質疑”未必是真實民意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2日 15: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本週,山西“勾兌醋”、肯德基“隔夜油”接連灼傷公眾神經,而圍繞中國紅十字會、故宮博物院等的“扒糞運動”繼續升級。面對詰問,各方都做了回應,但至今為止,造成的影響仍未消弭。

  不可否認,無論是老陳醋裏的防腐劑,炸雞油的使用時間,還是紅十字會的“三公”支出,都是業界不願提及的“秘密”。雖然調查事實表明,很多事未必一一如爆料所言,一些做法也符合既有國家標準(當然,我們可以認為國標偏低),但正因為“行裏人”的刻意失語,才導致今天的困境。秘而不宣、含糊其辭,讓許多可能不是問題的問題成了問題,小問題成了大問題。一開始不肯有一説一、有二説二,冰山一角揭開,公眾頓有“平地一聲雷”、“被欺騙被損害”之感,情緒之下,自然很容易接受或想象添油加醋的“三四五六七”。

  傳聞也好,醜聞也罷,能不能處理得好,是對業界、監管部門及公眾的綜合考驗,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態度問題。我們看到,“勾兌醋”新聞見諸媒體的第二天,山西醋業協會就匆匆“清理門戶”,勒令爆料者辭職。山西省質檢中心同時發佈信息,稱該省所産老陳醋産品安全可靠,可放心食用。幾百年的金字招牌,一個人的一句話就能給毀了?我們不相信。倒是行業協會與監管機構急於撇清、拍胸脯打保票“護犢子”式的回應不太能服眾,反而從另一方面暴露出監管機制的脆弱。

  想趕緊給風波畫上句號,這種心態可以理解。新媒體時代,人人面前都有麥克風,各行各業都在涌現“深喉”,在爆料者“自爆家醜”跟官方“嚴正聲明”之間,公眾常常更青睞前者,而且似乎形成了一種心理慣性。特別是那些有“失信前科”的部門或企業更成了靶心,風吹草動也能演變成狂風暴雨,直至杯弓蛇影、眾口鑠金、積毀銷骨。質疑兇猛,相關方自然希望處理得快一些、再快一些。

  但是,這種“習慣性質疑”是不是真實民意,不假思索就參與喧嘩是不是公眾態度的完整版呢?未必。隨著時間推移,日漸開放的輿論環境,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的興起,對促進公民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的作用得到了充分肯定。但越來越多人也意識到,網絡的特性也讓一些東西被放大、扭曲。某些人利用它發泄一己不滿,用最大聲音表達最強烈情緒,不惜為之造謠傳謠;某些人將它當作“內鬥”或牟利工具,以“深喉”或意見領袖自居;某些人偏離了正常批評軌道,動輒給人扣帽子,審判一切、否定一切……網絡上熱點層出、意見纏鬥的局面既容易讓人無所適從,也容易為人利用。這不是危言聳聽,據《參考消息》報道,美國中情局對中國開展秘密活動的《十條誡令》中,有一條就是“時常製造一些無事之事,讓他們的人民公開討論,在他們的潛意識中種下分裂的種子”。正因為意識到了這些,無論是“微博辟謠聯盟”的出現,還是公眾對偏激表達、人身攻擊日漸反感,都證明了一件事:公眾需要保持必要的理性,而這樣的理性在中國社會中也確實存在,某些人並不代表社會的主流,少數人的喧囂並非輿論的全貌。

  在信息爆炸式增長而又泥沙俱下的情況下,“信息不對稱”出現了新的表現形式,那就是建立公信力難,破壞公信力易。相關方不能只看到表面上洶湧而來的質疑,只看到激烈情緒主導一切的表象,不堪承壓草草將事“擺平”,探究真實的民意,相信公眾的理性,才能真正處理好複雜的公共事件,修補具體漏洞和社會信心。(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