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陳家興:社會需要“怎麼辦”思維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2日 11: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社會向前發展,總會伴生新的問題。以“問題”思維去“發現社會”,是十分必要的。但社會要前進,僅靠“問題”思維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運用“為什麼”思維,導引社會“怎麼看”問題,分析和回答“為什麼”。然而,處在社會深刻變革的時期,“為什麼”思維仍然不能為出現的各種問題提示正確的方向,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出路。這就迫切需要“怎麼辦”思維。

  在看到問題之後,又弄清楚了問題的來龍去脈,進而找到辦法解決它,這是社會前進的一個簡單邏輯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怎麼辦”思維顯然是對社會前進有著主導和決定性作用的,它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進取的思維價值取向,不僅能促使社會各方在“解決問題、推動進步”上凝聚共識,也能在促使人們在一起想辦法中煥發智慧、激蕩智慧、汲取智慧。

  最近,中宣部理論局組織撰寫了通俗理論讀物《從怎麼看到怎麼辦》,針對當前幹部群眾普遍關注的物價、分配、住房、就業、醫療、教育、腐敗等熱點難點問題深入回答。這種直面社會問題、直接回應“怎麼辦”的方式,運用的正是“怎麼辦”思維,既在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舉措上為廣大幹部群眾解疑釋惑,又促使各方把智慧力量凝聚到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上來,也有利於引導全社會建樹“怎麼辦”思維。

  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身處“艱難困苦”之境,最終仍能取得“事業成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們善於“預見和準備困難”,“準備想各種辦法對付之”。這彰顯的是一種政治大智慧,從思維方式上看是一種“預見性”思維,從思維價值取向上來説即是一種“怎麼辦”思維。

  在當前這樣一個變革的時代,實現公共治理的“善治”,實現社會關係的“和諧”,同樣需要“預見性”思維,尤其需要“怎麼辦”思維。對於各社會成員來説,這種“怎麼辦”思維更為重要,它是“人民首創精神”的重要組成,是群眾無窮智慧與創造的思考起點,不僅有利於公民實現“有序政治參與”,彰顯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更有利於提升公民參與社會管理的水平和質量。

  正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面對社會發展進程中的諸多矛盾和問題,一個人的意見和建議抵不上眾人的意見和建議,一個人想辦法不如大家都來想辦法。當社會各方都形成這種“怎麼辦”思維,都在思考怎麼解決問題,再艱難的問題也有最佳的解決辦法,只要人民群眾“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塊使”,實現善治就有取之不竭的智慧和力量。    (陳家興)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問題
  • 思維價值
  • 怎麼辦
  • 社會管理
  • 社會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