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慎明:如何推進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2日 16: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論壇》雜誌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講話精彩語錄

  “要著眼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形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對稱的文化軟實力,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公眾關切:近年來,如何提升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問題,日趨成為當代中國學界的“公共議題”。放眼全球,各國在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方面,可謂招數紛出各顯神通。當變形金剛、功夫熊貓等襲來之時,我們不得不正視這樣一個現實:有著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面臨巨大“文化逆差”的尷尬。在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時,胡錦濤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出“要著眼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形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對稱的文化軟實力”,明確了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走出去”戰略。

  中國革命和建設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能夠創造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國共産黨人重視源於中國優秀傳統的文化、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和中國革命傳統的偉大的精神力量

  胡錦濤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要著眼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形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對稱的文化軟實力,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胡錦濤同志也強調:“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的研究熱,反映了我國文化軟實力在不斷增強

  關於“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時代命題,揭示了文化的深刻內涵及其對國家民族事業發展的重大意義,從而確定了文化在整個國家發展戰略中的核心地位。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對於一個國家民族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和維持,對於一個國家民族的凝聚與團結,對於一個國家民族的存在與發展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加緊對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研究是一項十分緊迫的戰略任務。

  我們可以這樣來定義文化軟實力:文化軟實力是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社會文化領域中具有精神感召力、社會凝聚力、價值吸引力、思想影響力等的文化資源。國家文化軟實力,帶有鮮明的國家意識形態屬性,它是我們國家政體的文化顯現,是我們國家利益的獨特呈現方式,體現了我國國家利益與國家意識形態。

  中國共産黨帶領廣大人民著力發展的作為軟實力的文化,源於我國古代優秀的傳統文化,源於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源於我黨的革命傳統。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作為軟實力的文化和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中國革命和建設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能夠創造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國共産黨人重視源於中國優秀傳統的文化、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和中國革命傳統的偉大的精神力量。隨著近些年來中國的快速發展,我國文化軟實力不斷提高,日益受到世界和國人的關注。近期國外學界對“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的研究熱,也反映了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影響力在不斷增強。

推進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要著重做好五個方面

  進一步推進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我們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強國家軟實力建設。

  第一,要切實增強國家文化安全的憂患意識,自覺捍衛文化安全。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針對當前我國文化領域面臨的挑戰和壓力,我們要審時度勢,居安思危,正確應對,真正築起抵禦各種腐朽思想文化侵蝕、確保國家文化安全的思想防線。我們應該記住:一個國家被消滅了,只要這個國家的文化依然存在,這個國家遲早要復興;但一個國家和這個國家的文化被同時消滅了,這個國家也就永遠消滅了。

  第二,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為借鑒世界各類文明、抵禦西方腐朽文化和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提供了牢固的經濟基礎。唯物史觀認為,生産力決定生産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一經産生,便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並對經濟基礎具有一定的反作用。社會主義文化屬於上層建築範疇,它由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不僅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同時又極大地反作用於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産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我國經濟基礎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了我國必須大力提倡社會主義文化,並通過社會主義文化上層建築的反作用,來維護我國的經濟基礎不受侵害和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此,我們絕不能搞“一大二公”單一公有制,也絕不能搞全盤私有。只有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我國文化軟實力的不斷提高,才能在與世界文化的交流與對話中,牢牢掌握主動權。

  第三,高度重視黨的理論和意識形態工作,為借鑒世界各類文明、抵禦西方腐朽文化提供理論支撐。理論正確,黨就堅強,政策就正確,思想就統一,經濟就發展,社會就穩定。蘇聯解體、蘇共垮臺的根本原因是在黨內,而且發端于思想理論,是其逐漸脫離、背離馬克思主義所導致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先進文化的核心、靈魂和旗幟。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繁榮發展中國先進文化的關鍵,也是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根本。只有加強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才能真正在國內外各種思想、理論、思潮的相互激蕩中不迷失方向,在與世界不同文化的交融與碰撞中學習、借鑒、揚棄、昇華,豐富和發展我國文化軟實力。

  第四,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全國各族人民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主體,人民群眾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是我們事業成功的保證。借鑒世界各類文明,抵禦西方腐朽文化,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必須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我們要始終不渝地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價值觀,始終不渝地堅持人民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的主體觀,並把這一思想統一和落實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人民執好政的全過程,統一于我國文化軟實力豐富發展的實踐中。

  第五,正確處理繼承我國優秀文化傳統與積極借鑒世界各類文明包括西方文明的關係。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同國家和不同民族文明的存在,使世界文化豐富多彩。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有其長處,這是其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世界文明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我們應以寬廣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懷,在尊重差異中擴大認同,在包容多樣性中達成共識,積極借鑒世界各國的文明成果,博採眾長,使其熔鑄于我國文化軟實力的發展中。但所有國家和民族,尤其是處於經濟弱勢狀態的國家和人民,必須首先對本國的文明做到自尊、自愛、自信、自立,維護和弘揚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和文明。因為文化和文明有著十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絕不能僅僅把科技和物質發展水平作為衡量文化先進與落後、文明高下與優劣的尺度。否則,就會把西方個別超級大國所刻意構建的意識形態作為所謂的普世文化和文明去頂禮膜拜,把西方個別超級大國向全世界進行的文化擴張當做向“未開化”國家和民族傳播的“文明”去推行。其實,當今世界那些所謂的普世文明,説到底,是西方霸權主義對全世界實施文化侵略和統治的工具。這種觀念的侵蝕,使發展中國家一些人産生了一種“文化自卑感”,有意無意地對西方文化如癡如醉,而對本土文化苛求甚至鄙視。實際上,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我們應該倍加珍惜我國科學的、民族的、大眾的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生生不息。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十分注意學習借鑒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與文明。但是,對於那些對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與文明存有敵意甚至妄圖摧毀的行為,我們的一貫態度則是“威武不能屈”。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