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龍樹:治理食品安全,重拳要打監管者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0日 09: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重典治亂,重拳出擊”的食品安全監管正在到來。

  日前,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李克強在出席省部級領導幹部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專題研討班結業式時説:“要加大食品安全重點整治力度,重典治亂必須重拳出擊。”4月份,李克強在有關食品安全的會議上,也表示要以“重典治亂”,切實“改變違法成本低”的問題,讓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價。

  “重典治亂”講話被媒體解讀為“史上最嚴厲的食品安全監管”。在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積弊沉疴,嚴重影響百姓生活之時,確實需要監管升級,需要重典治亂。

  相關事實也證明,“重典”之下,成效“頗豐”。新華社報道説,各地已經偵破嚴重危害食品安全案件1000余起,其中在“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中,就抓獲犯罪嫌疑人135名。

  這些都給公眾帶來了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希望。李克強的講話中還強調,對失職瀆職者要嚴肅追究,絕不允許推諉扯皮。的確,要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擺脫困擾社會的食品安全魔咒,重典、重拳除了落在嚴重危害食品安全的罪犯身上,還要落在相關監管者身上。

  從近年來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中,似乎能總結出這樣一條“追責”規律:發生食品安全事件,很多地方會將重典、重拳用在那些最底層的違法者身上,然後,企業次之,監管者再次之。食品監管如果存在與權勢強弱成反比的重力遞減定律,那麼結果可想而知。

  其實,無論哪一個地方出現食品安全事件,都意味著當地監管部門的失職。現實中對監管者的問責卻並不到位,有些地方只是讓一兩個官員扛著,而有些地方根本不去追究具體人員的責任。

  這兩天媒體報道的黑心“北京烤鴨”事件,當地工商部門對此不會不知情,他們不是去查禁、制止,反而長期漠視商家欺騙外地遊客。如果不問責有關監管者,靠沒收幾袋烤鴨,如何能讓黑心烤鴨從北京市場絕跡?

  事實上,食品安全最薄弱的環節是對監管者的監管,所以,重典治亂的關鍵環節是對食品監管者的問責和監督要用重拳、不留情。

  要認識到,在重典治亂的語境下,實際上也強化了監管機構的權力,如果監管者仍然逍遙自在,恰恰會增加其尋租的機會和籌碼,所以,在問責之外,更要注重對監管者的監督。這就要求在體制內的監督機制之外,創造條件讓輿論監督和民眾監督,也能以“史上最大力度”地方式參與進來。

  目前食品安全問題監管部門眾多,貌似職責混亂,其實不然。按照分段監管的制度設計,責任劃分已然明確。當下食品安全亂象,因制度原因造成的“高級問題”還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問題都是有法不依,有責不負,有監管卻是“養魚執法”。

  有報道説,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地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領導幹部政績考核。但願政績考核的時候,能夠讓民眾評價;也樂意看到,在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地區,真有幾頂烏紗帽被摘下來。

□龍樹(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