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倣古重建終將淪為不倫不類的歷史諷刺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9日 15: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復興評論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張天潘

     長沙曾花費數億元對全市500多條背街小巷進行改造以保護文物。近日,長沙擬拆遷文物保護建築,文史專家擔憂房地産開發的拆遷背後是地方GDP衝動和房地産商的暴利追求。有市民稱不理解一面拆老建築,一面做倣古街。(4月29日《中國青年報》)

    其實這種情況,在當下中國各地的發展建設中,應該算是司空見慣了吧,好像形成了一個固定模式:破舊立新,新和舊之間,總是“勢不兩立”,“拆”字遍佈在整個社會的各個角落。而這也正是網上一個誇張的調侃的依據:即將“中國”的英文詞彙China諧音成“拆哪”。

    恰好此前筆者看到知名評論員、學者熊培雲文章,他説到在巴黎留學的那種心情:驚嘆這座城市的古老。東張西望、停停走走,那些古舊的道路、屋舍、橋梁甚至城中墓園,都會給你一種穿越千年的時間感。這座城市,雖然也發生過法國大革命,雖然也拆掉了巴士底獄,但從整體上説,任憑國王、總統走馬燈似地更換,你方唱罷我登場,其歷史文化依舊保存完好。

    像這種歷史文化傳承,有到過歐洲各大城市遊覽過的人,甚至在偏遠的鄉間小城,無疑都能深刻地體會到這種歷史的凝重與沉澱。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反思五四運動以來,在激進的否定傳統之後所帶來的文化破壞性,日益開始顯現出來,正如我們很習慣甚至自豪于“破舊立新”,彷彿只有這樣的發展,才是徹底的、進步的。再加上近年來如火如荼的城市化建設,在政績與房地産暴利的裹挾下,形成了一股勢不可擋的浪潮,席捲了中國的每一個角落。

    可是,事實上,破舊立新並不是發展的本意與本質。發展,而非先把傳統拆了,然後在傳統的廢墟上重建,它應該是在傳統的基礎更上一層樓。發展正如加減法一樣有兩種方式,如果是與傳統割裂後的發展(如拆除後倣古重建),那麼無疑是先進行了一次減法運算,而如果是在文化傳承和傳統繼承下的發展(如原地修繕、修舊如舊等),則是一次加法運算。這一加一減中,也正是我們很多地方在蒸蒸日上與日新月異的發展表象之下,與那些讓人流連忘返的歐洲各地完整地保留下的古城、城堡等的最為凸顯的差異。

    很多人特別一些地方執政者,一直沒有明白,一面拆老建築一面做倣古街的實質不是保護,而是一種連根拔起式的摧毀,最後倣古的異地重建,只是不倫不類的歷史諷刺,歷史文化絕不可能被複製黏貼的。這種減法式的拆毀建設是對傳統的背叛。斬斷歷史文化傳統的改造,讓多少無形的珍貴歷史遺落在發展的塵囂之中,現在反身反思,的確是令人唏噓不已。

      那些文物建築,實際上就是一個地方的最為珍貴的非物質遺産。正如俄羅斯大文豪果戈裏那句名言:“建築是世界的年鑒,當歌曲和傳説已經緘默,它依舊還在訴説。”我相信,擁有兩千多年曆史的長沙城的大街小巷,每一棟都有著它動人的一段傳奇與傳説。而拆毀了那些古老建築,哪怕是照著模樣倣古了,也都如同拆毀了一個來自歷史深處的訴説。只有守住了這些遺産,再進行加法式的真正保護,歷史文化才能找到自身安身之處,而我們每個人,在面向未來的發展中,也才能夠不斷地尋找到屬於內心那份亙古不變的安寧,與精神的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