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吳祚來:國家級學術論文應網上公示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3日 13: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朱永新先生近日在博客裏發表文章,認為中小學老師職稱評定與英語考試及論文發表挂鉤,一是不公平,二是沒有必要,應該改革。

  我想説的是,不僅中小學老師受到論文發表的重壓,大學師生、科研人員,同樣受到論文發表的困擾。

  現在我們查論文資料,已很少到圖書館了,特別是近十年發表的學術論文,基本都已上傳到相關學術網站上。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非要發表在紙質學術刊物上呢?一般人都認為,學術刊物均由專家學者審讀,會嚴肅認真地對待學術論文。

  以我個人近二十年的從業經歷與觀察,這純粹是美好的想象,大量的學術刊物都在收取版面費,一些是彌補經費不足,而另一些則完全是創收牟利。面向中小學教育論文的刊物,將月刊辦成週刊,無限增加版面,最多的創收每年可達上千萬之巨。

  教育部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組織應該有所考慮了,比如儘快建立一個統一的論文發表網站,分類發表各學科、各類別的論文,發表之前由兩名或兩名以上的副高級同類職稱專家推薦鑒定,發表時由專業機構檢索其為非抄襲作品即可發表,發表的意義一是傳播,二是讓所有的人來評鑒、跟帖。如果是參評職稱,則要在其所在單位公示,讓寫作論文成為一件嚴肅的事情,發表的門檻低,但後續的評鑒公開,整個過程得到公開監督。

  還有就是中小學校的教師,不應該像研究生寫論文那樣嚴格,優秀的經驗總結、創新探索等,都可以當成論文成果,通過網絡公開,作為職稱成果認定。而這類成果對教學意義更大,因為論文只能證明一個人的研究與寫作水平,而經驗總結與創新實驗則直接服務於教學。

  國家級的學術論文發表網站,將極大緩解學術論文發表難的難題,可以減少或消除學術腐敗發生的土壤,使學術成果成為公共的文化資源,向公眾傳播。如果因此大量減少學術刊物數量,對環境保護也意義深遠。借著朱永新先生引出的話題,我提出這一點建議,希望能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解決論文發表的老大難問題。

□吳祚來(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