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劉洪波:公車改革還需攻堅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9日 10: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據媒體3月8日報道,公車管理出臺新規,省部級以下官員不配專車。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副書記李宏提供的信息,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已下發“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辦法”,財政部也已出臺“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預算決算管理辦法”。

  根據新的辦法,省部級官員配車,從5年一換變為8年一換,其間車隨人走,職務變更不能更換車輛。而省部級以下官員,按人員編制定車輛的多少,車輛不能固定到人,這些官員按以前的規定也不配專車。

  這樣看,新辦法的新,並不在於省部級以下官員不配專車,而在於省部級官員配車的更換期限延長3年,而且職務變化不能換車。省部級以下官員不配專車,向來有規定,那麼這次算是重申,只是這次還強調“從預決算關口加強管理”,“並重新核定公務用車編制”,也就是説,規定要執行。

  我們當然唯願規定執行得很好,以使省部級以下官員不配專車不成空話。但這個規定既然一直就有,如今卻搞到“很多縣鄉一級幹部配備專車”,是因為以前一直就沒有過具體的執行辦法,還是既有規定又有辦法卻漸形廢置?

  公車管理,不同於公車改革。近些年來,公車消費因列名“三公消費”,其改革一直是社會關注焦點之一。公車管理,是規範公車配備和使用,問題難以根除,漏洞還可能越搞越大,例如省部級以下核定公車編制,相關官員仍然可以“相對固定用車”,與配備專車大概也沒有實質區別。

  人們期待的公車改革,是大量減少公務用車,使官員用車通過自購加補貼的方式來解決。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自我車改”,他公佈自己的用車情況:自購汽車,每月領取1000元交通補貼,每年可節省8萬元(這應該是包括了配備司機的費用)。這不是制度,而是“自願”。

  也有地方曾經把車改制度化,但出現過令人驚訝的補貼方式。東北某地車改,區委書記一級官員每月領取交通補貼就有7千多元。葉青説一輛車一年可節省8萬元,看來有譜,否則區委書記何以領7千多元車貼呢,這只不過是將用車消耗直接量化為制度性福利罷了。我們當然不能同意一月車貼7千元的“車改”,但可以了解,省部級以下大量裁減公車可節省的財政開支。我們沒有公車數量的資料,只能肯定減少公車節省的財政開支必然是天文數字。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吉林表示,3月底北京市就可以以“誰申請就向誰公開”的方式,向社會公佈公車數量。“誰申請就向誰公開”,不同於直接向社會發佈數據,但也不重要,數據既然不保密,那麼申請後得知公車數量的人,就可以告知社會。但迄今為止,表示“向社會公開公車數量不難”的並不多。前時廣州兩會,推出“公車私用合法化”管理方案,網友和代表委員都有公佈公車數量的呼籲,未獲應答。而公車的基本數據,除了數量之外,還有公車産生的開支數額,這大概更加不容易讓公眾知道了。

  這兩天媒體有數據,根據官方統計,從2000年到2009年10年間,以教育經費佔GDP4%的比例為目標,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10年累計“欠賬”達16843億元。我想,若公車改革早作安排,每年節省的錢恐怕不是1600億吧,以10年計,恐怕可以補幾個教育欠賬。

  公車改革一直深受民眾期待,但至今仍無長足進展,這大概就是“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的形象説法,但攻堅莫畏難,公車改革必須加大“油門”,克服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