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薛世君:養老金並軌須先夯實基礎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3日 10: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在全國“兩會”前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養老金雙軌制”問題,“兩個高工不如一個機關勤雜工,三個高工不如一個小學教師。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簡單來説,“養老金雙軌制”的不公平之處主要在於:從退休前的個人繳費來看,企業人員要繳納養老保險,公務員則不用繳費,由財政全額撥款;從退休後的養老金金額來看,企業人員退休金只有退休前工資的30%左右,公務員則能達到90%左右,如果退休前工資相當,那麼退休後企業人員退休金只有公務員的三分之一左右。溫家寶總理也在近日同網友在線交流時坦言,“同樣的學歷,甚至是高工、高學歷,退休工資都比自己在機關的同學、同行要低,這個現象是不合理的。”

  雖然近年來國家一直在通過政策調整改變這種“不合理”,比如,自2005年起國家連續7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但是,“七連漲”遠遠沒有彌合“雙軌”懸殊。公平是社會保障的本質和核心,“公平原則”也一直貫穿著社會保障思想發展和制度建設的始終。鋻於此,“養老金雙軌制”逐步走向“並軌”乃大勢所趨,但如何“並軌”?是“削峰填谷”還是“補短板”?此時,借鑒國際經驗,“與國際接軌”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目前很多國家的養老制度,均是在一個無差別的基礎之上才有職業差別。比如日本,其養老金制度由三部分組成:以全體國民為對象的國民年金;以公司職員為對象的厚生年金;以公務員為對象的共濟年金。國民年金是“基礎年金”,所有居民都參加,在此基礎上,才區分職員與公務員,才有厚生年金或共濟年金。在美國,政府強制執行的“社會保障計劃”為全社會提供基本的退休生活保障,然後才是公共部門養老金計劃和僱主養老金計劃。

  也就是説,即便是發達國家,也沒有實現養老金絕對均等,職業差別依然存在,但起碼都在一個“軌道”上,起碼都有兜底性的基礎養老金,至少在基礎養老金這一塊上大家絕對公平,不管是公務員,還是事業單位人員,抑或是企業職工,拿到的基礎養老金都一樣,以保障基本生活無虞,體現公平要義。在此基礎之上,才有基於職業、階層、工齡等差別的“錦上添花”那部分。而我們目前是“多軌”並行,差別懸殊,且分屬不同部門機構負責,不好銜接。

  有鋻於此,一些國內學者曾提出,我國可借鑒國際慣例,把養老金分成“基礎養老金”和“職業年金”兩部分——“基礎養老金”統一由政府籌資,全民一致,體現社會保障均等化、公平化;“職業年金”則由個人繳費,體現職業差別。這樣,即便有部分人退休後多獲一份“職業年金”收益,也相當於個人投資所得,應不至於招致“雙軌制”下的激烈反對。也不會像目前這樣,大家都只有一份“基礎養老金”,而且有的政府撥款,有的自己繳納,差別懸殊,拿得少乃至未從政府手裏拿錢的人自然心裏不平衡。

  昨日有媒體報道,深圳市針對聘任制公務員實行的養老機制中,就有“職業年金制度”,以探索公務員與其他職業群體進行養老制度銜接。當然,這只是一個過渡性機制,“養老金並軌”的目標,就是實現無差別的基礎養老,如果“職業年金”也能全民化,那就善莫大焉了。

(作者: 薛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