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養老金並軌最缺的是決心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3日 07: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作者:張魁興

  幾大袋子信,無數個電話,十幾年的呼籲——提起養老金雙軌制,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就有一肚子的話要説。“兩個高工不如一個機關勤雜工,三個高工不如一個小學教師。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同是部隊轉業人員,從企業退休和從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會截然不同。宋曉梧委員説,現在的“問題實質不是理論爭論,而是利益調整。”關鍵不是“提辦法”,而是“下決心”。

  “下決心”比“提辦法”更重要,宋曉梧委員説出了養老金雙軌並一軌的難點所在。在筆者看來,對於養老金雙軌問題,目前還根本不存在如何改革的問題,而是願意改還是不願意改的問題。正如有網友所言,企業職工改得,公務員就改得。而且,從理論上説,就是讓公務員先改,理由也充足。一是公務員應是改革的先鋒官,二是與企業工人、事業單位員工相比,公務員數量相對最少。這兩年,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難以推進,根源就是公務員在“拖後腿”。按老百姓的話説,事業單位可不是企業,事業單位不是軟柿子,你公務員不改,憑什麼讓事業單位改?

  眾所週知,企業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已經搞了十多年了,但機關事業單位的改革卻停滯不前,所形成的養老金雙軌製備受國民詬病。不管是為了公平,還是為了建立更符合市場經濟體制的養老保險制度,機關事業單位的社保改革都應該推行下去。目前,事業單位已進行了改革試點,公務員社保改革還有必要再進行試點嗎?公務員社保改革其實只要引進企業相類似的社保制度即可。試點,其實是變相推延的代名詞。缺經驗,其實缺的是決心。

  在企業、機關和事業單位採取相類似的退休金(養老金)制度是一種理性與合理的選擇,因為企業職工與機關、事業職工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貴賤和階級差距。而現在,同樣是退休,就因為企業與機關事業的“身份”差異,退休工資居然會相差三、四倍甚至更多,在把公平正義視為社會良知的今天,這種明顯不平等不合理的制度,竟然仍有一些人以複雜或各種擺不上臺面的理由而抗拒對其改革。

  公務員不是特殊公民,沒有權利再繼續享受“超國民待遇”,機關事業單位社保改革必須儘快進行。筆者以為,現在有一個最不引起爭議最妥協也是最和諧的辦法就是,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即新進機關事業單位的公務員和員工,一律參照企業養老辦法繳納社會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