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堂吉偉德:無業女子何以能成功詐騙489萬?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1日 14: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無業女子管季涉嫌冒充藥監局幹部,以能幫人找工作為名詐騙了43人共計489萬餘元。記者9日獲悉,管季已被檢方公訴至北京市二中院。(2月10日《京華時報》)

  認真分析每一個詐騙案例,行騙者的手法並不高明。之所以屢屢得逞,除了“病急亂投醫”的心理作怪之外,更為重要的恐怕在於,“潛規則的盛行”使得行騙者有了足夠生存的土壤肥力。在“需求決定市場”的情況下,詐騙不過是對“潛規則”的利用。

  2006年8月至2009年9月間,管季謊稱自己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助理等虛假身份,編造能為事主辦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國地質調查局事業編制工作等事實。就案件本身面言,我們可以進行某種推論——這是否證明,相關部門的某些要員,是完全可以運用自身的權力,達到解決編制,落實工作的目的?換言之,管季所做出的承諾,在某些地方的某些人那裏,不難實現,甚至是“公開的秘密”?其之所以不能實現,就是因為她是一個假冒者,沒有這種能量。

  蒼蠅不盯無縫的蛋。可以説,上當者之所以上當,就是因為看到了在明規則之下,有一條通往捷徑的“潛途”,而這才是會有人上當的原因所在。假若,一切程序正義都能得到始終如一的堅持,“潛規則”沒有市場,則行騙自然也無以發生。由此及彼,針對此前發生過的“造假騙官”案,有人一針見血的指出,這是對某些地方單位用人“一個人説了算”的現實注解。而這,又是催生造假氾濫的源動力。

  潛規則講求“有條件利用條件,沒條件創造條件”,進一步加劇了“潛則規”的盛行。行騙之所以變得簡單,跟其關聯甚密。詐騙者固然可恥,受騙者也固然可悲,但誘發受騙的社會因素,更值得拷問。若沒有程序正義的全盤反思,沒有“公開透明”的明規則的全面回歸,這樣的詐騙案就無以杜絕,這種現象也會屢禁不止。

堂吉偉德(職員) 原題:“規則有潛途”才能讓“行騙很簡單”